最新人与自然的演讲稿(汇总10篇)

小编:书香墨

演讲稿要求内容充实,条理清楚,重点突出。在社会发展不断提速的今天,演讲稿在我们的视野里出现的频率越来越高。我们想要好好写一篇演讲稿,可是却无从下手吗?接下来我就给大家介绍一下如何才能写好一篇演讲稿吧,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人与自然的演讲稿篇一

大家好!

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让大自然永远美丽》。

大自然这个字眼,大家应该并不陌生。人类的生存依赖于大自然,人类的发展离不开大自然。没有大自然的启示就没有人类现在如此发达的文明!人们根据荷叶造出了雨伞;根据青蛙眼发明了电子蛙眼;根据鲸身体的“流线型”发明了轮船;根据小鸟发明了飞机。

我们每天在大自然母亲的怀抱里尽情地欢笑着。蔚然的天空中飘来朵朵“棉花糖”似的白云,连绵不断的山丘上透出一片绿意,郁郁葱葱的树木拼命地吮吸着阳光雨露:宽阔的江河在群山间缓缓流过,水面经过阳光的照射显得波光粼粼,好一幅美妙绝仑的山水画展现在我们面前。大自然不仅慷慨地为我们提供了无限美好风光,还是一座金碧辉煌的文学宝库。古往今来,多少文人墨客,满怀激情地留下了一句句千古名句。“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吟诵着这一首首好诗,让我们的生活充满了诗情画意。

相反,如果我们不好好保护大自然,让大自然失去了本色,我们的世界会怎样呢?

我们整天生活在乌烟瘴气的喧闹的钢铁森林之中,没有山林的绿色养眼;没有小鸟的歌声悦耳;没有林中的新鲜空气。没有江南千姿百态的图景,白居易如何吟诵“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没有庐山瀑布的雄伟壮观,李白如何又感叹“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大自然给予我们了这么多,那我们应该怎样感谢它呢?用工厂烟囱排出的废气吗?用大片裸露的黄土地吗?用随处可见的白色污染吗?不!绝对不行!我们不能让树木被电锯砍倒不能让珍惜动物成为猎物手中的猎物,极力反对破坏大自然的活动。

让我们从小事做起,少用塑料袋和一次性物品。请大家与我一起,为了大自然美好的明天而努力,让大自然永远美丽!

谢谢大家。

人与自然的演讲稿篇二

尊敬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

大自然是个神奇的,充满着绿色的梦幻天地,他赐予了我们太多太多自然。当在大自然中品位也要学会感谢自然。

感谢自然,感谢她为我们带来青山绿水。在郊游玩时,总不忘去欣赏那些巍然屹立的高山。晴天,高高的山拖着白云,顶着蓝天,从远处望去,翠绿,蔚蓝,还陪着那片片的纯白色,真像一幅流光溢彩的油画。山顶,清澈的泉水流下来,汇集成一条条小河,在阳光的照耀下更显得风光旖旎,欣欣赏着美景,感叹:大自然。

感谢大自然,感谢他赐予我们鸟语花香。清晨,当七色光洒入卧室,欢快的小鸟把我从梦中唤醒,我推开窗户,放眼蓝蓝的天,绿绿的草,晶莹剔透的露珠,含苞欲放的花朵,我感谢上天给予我一个清爽的早晨,一个美好一天的开始。日出红花红胜火,都市大众忙如蜂。现代生活单调乏味,学习的紧张,工作的压力,压得人们喘不过气来。为使身心放下沉重的担子,我选择走出屋子,远离纷烦的世事,去感受一下大自然。

您无私地奉献着一切,包括您的青春,您的宝藏,可您又得到了什么呢,对,“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是您的真实写照。面对您无私奉献的一切,渺小的我们,惭愧不已——我们不懂惜福,一次又一次伤害您纯洁的心灵,一次又一次污染您娇艳的面容,一次又一次破坏您美丽的身体。在此让我代表全人类衷心在您面前忏悔:我们已经醒悟过来了,我们会以实际行动表达我们对您的感激,请原谅无知的我们吧!

朋友们,在这里,让我呼吁:保护我们的大自然吧,那可是我们人类的家呀!珍爱我们的大自然吧!没有它,人类也不复存在啦!家是人类温馨的港湾,是享受一切的基础,可想而知,没有了大自然,我们将会怎样?我们应该知恩惜福,感谢您的恩赐——伟大的自然母亲!

我的演讲完毕,谢谢大家!

人与自然的演讲稿篇三

尊敬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

有人说大自然是一本无字的百科全书,这话还真不假。如果你是生活的有心人,平实多留心观察一下大自然,一定会获得很多关于大自然的知识,收到许多启示。

科学家们就很善于观察和研究大自然中的事物。尤其是自然界中生物的奇特本领,常常引起他们的浓厚兴趣。科学家通过对生物某些构造和功能的研究,从中得到启示并进行模仿,研制出新的仪器、机械,于是产生了一门科学,就是仿生学。

飞机的出现,毫无疑问是来自飞行鸟类的直接模仿。现代飞机的垂直起飞,空中定悬,掉头等多方面功能的实现,也深受飞鸟和蚊虫的启发。

青蛙我们最熟悉不过了,它的眼十分敏锐,却对静止的东西视而不见。科学家根据这个特点发明了电子蛙眼。电子蛙眼在机场上能看到飞机的动态,还能分辨出真假导弹,并空中拦截,从而提高了空中防御措施。

你还知道哪些东西是受到动物特点的启发而发明的吗?向同学介绍介绍。

我知道响尾蛇导弹,就是模仿蛇的热眼功能研制开发出来的现代化武器。要知道响尾蛇的视力几乎为零,但其鼻子上的颊窝器官具有热定位功能,即使爬虫、小兽等在夜间入睡后,凭借它们身体所发出的热能,响尾蛇都能感知并敏捷地前往捕食。科学家根据响尾蛇这一奇特功能,研制出现代夜视仪、空对空响尾蛇导弹,以及仿生红外线探测器。

我还知道科学家通过对蝴蝶色彩的研究,为军事防御带来了极大的益处。

哦,还有这么稀奇的事情?真令人感到好奇,能请你仔细地说说好吗?

在二战期间,苏联昆虫学家施万维奇根据当时人们对伪装缺乏认识的情况,提出利用蝴蝶的色彩在花丛中不易被发现的道理,在军事设施上覆盖蝴蝶花纹般的伪装。因此,尽管德军费尽心机,但苏联的军事基地仍安然无恙。根据同样的原理,后来人们还生产出了迷彩服,大大减少了战斗中的伤亡。

哦,原来是这样的啊!看来生物真是人类的好老师啊!是啊,科学家们正是通过对大自然的细心观察和不断研究,从动植物身上得到启示,有所发明,有所创造。

我们也要向科学家那样,留心观察生活中的事物,做一个善于发现的有心人!

人与自然的演讲稿篇四

尊敬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

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人与自然。在生活中我们与动物植物都会发生很多残害小动物的小故事,就如下面的这个故事: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不管是动物还是植物,它们都是无辜的,不但没有伤害人类,而且还对人类做出了奉献。可是人类,却使他们灭亡。看了这个故事我想对那些高年级的同学说:猴子人性化带给我们的乐趣。可是你们,却不懂得珍惜。

除了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不管是动物还是植物,它们都是无辜的道理外,其实还有很多故事告诉我们很多道理。

人离不开动物也离不开植物,所以我们不能伤害小动物,还要保护森林。

记得上学期我说过:要保护动物爱护森林。少些砍伐树木来建建筑物。我们住的地方虽然多了,但是,动物们住的地方却少了。

让我们保护动物!爱护森林吧!

人与自然的演讲稿篇五

爱戴的教师,亲爱的同学:

咱们好:

大天然是咱们的家,咱们也是大天然中的小成员。朋友们,你们有没有发现,大天然有多么美好,多么奇特!那么咱们就一齐来探究吧!

我来到乡间,那里辟山盘绕,丘陵崎岖,处处是苍松翠柏,绿树成荫,百花争艳,虫飞鸟鸣。听!那是什么声响?“叽叽喳喳,叽叽喳喳”哦,那是小鸟们在愉快的唱着歌,听着听着,似乎我自我也变成了小鸟,我和全部的鸟儿一齐欢唱,边飞边唱,边飞边唱…我“飞”到小溪边,我忽然听到比咱们的歌声更美好的声响,我和小鸟们告了单个,从小鸟又变回了我自我。

听!“叮咚叮咚,叮咚叮咚”多么洪亮的声响,多么美好的音乐,我似乎看到了小石子们你挤我碰,小螃蟹们嬉戏打闹。咦?怎样多了鸭子的叫声和愉快的歌呢?我顺着声响宣布的当地走着,走着……终究找的了宣布声响的当地。听!“啦啦啦,嘎嘎嘎”哦,原先是“鸭司令”带着他的“战士”们去洗澡了!那个大合唱充满了大天然浓浓的风味。

太晚了,我也该回家了,我依依不舍的告别了我家乡的朋友。朋友,你也想倾听大天然吗?那就和我一齐去倾听大天然吧!

人与自然的演讲稿篇六

同学们,大家好,今天我演讲的主题是《大自然母亲,我们共同守护》,我们先一起欣赏《大自然在说话》之《大自然母亲》。

水、空气、森林、土地、草原等构成了大自然的主体,江河湖海是她的形体,虫鱼鸟兽是她的精灵。我们在她的怀抱里生活、学习、运动、成长,时时刻刻享受着她的恩惠。

大自然不需要人类,人类需要大自然。大自然是人类生存之本,为保护我们赖以生存的大自然,联合国将每年的4月22日定为“世界地球日”。

因为恩惠,所以回馈。对大自然最大的回馈是保护。

从“一棵松”到“百万亩”,从茫茫荒原到生态宝地,几代塞罕坝林场人跨越五十多年,几代人的奋斗,把“黄沙遮天日,飞鸟无栖树”的荒漠沙地变成了广袤林海。塞罕坝林场人艰苦奋斗,在高寒沙地上书写了改天换地的绿色传奇,铸就了感人至深、催人奋进的塞罕坝精神。

20xx年的夏天,我来到了黄河的源头—青海贵德,那里的黄河清澈见底;一路东流,尤其过了黄土高原,就变成了真正的“黄河”。如果不因为人类破坏环境导致水土流失,那么,黄河肯定会“一清到渤海”,那该多好啊。

我们江苏就有三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盐城湿地珍禽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大丰麋鹿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洪泽湖东部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人人受惠于自然,保护大自然是我们每个人的责任。大自然母亲,由你我共同守护。

皮之不存,毛将焉附。失去了大自然的呵护,人类将面临灭顶之灾。爱护大自然的一草一木,让“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镌刻在每一个人心灵深处。

人与自然的演讲稿篇七

大自然的春天,百花盛开,争奇斗艳,美不胜收,而且小动物都出来了,森林里全都充满了小鸟和动物们的欢叫,小朋友都脱下旧衣,换上新装,到处都喜气洋洋,充满欢声笑语。

大自然的夏天,那就更晴朗了,太阳公公出来了,小朋友们在游乐场场里尽情地玩,玩累了,就跑到树下乘凉吹着阵阵凉风,晚上,人们都出来了,大家有的下棋、有的在说笑、有的做在椅子上乘凉,但有了我们这群孩子气氛就一下子热闹起来了我们一会儿捉迷藏、一会儿打球真是乐得大家呵呵大笑!

大自然的秋天也有不一样的美。树叶纷纷从树上飘落下来,像一只只美丽的黄蝴蝶一样飞来飞去。森林里,小动物们采起了果实,它们为今年快要到来的冬天做准备虫子也在像地毯似的落叶中东找找西找找,准备在树洞里安家呢!

冬天的大自然,却与另外三个季节不同,所有的地方才只有一个颜色,“白色”,大地全被白色的雪覆盖着,像一层雪白的地毯,雪花飘落下来像一个个小精灵,给大地又换上了一种淡淡的风彩。

大自然,十分美丽,十分有趣,我爱大自然,更爱大自然的一草一木!

人与自然的演讲稿篇八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评委、各位听众:

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人与自然。在生活中我们与动物植物都会发生很多残害小动物的小故事,就如下面的这个故事: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不管是动物还是植物,它们都是无辜的,不但没有伤害人类,而且还对人类做出了奉献。可是人类,却使他们灭亡。看了这个故事我想对那些高年级的同学说:猴子人性化带给我们的乐趣。可是你们,却不懂得珍惜。

除了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不管是动物还是植物,它们都是无辜的道理外,其实还有很多故事告诉我们很多道理。

人离不开动物也离不开植物,所以我们不能伤害小动物,还要保护森林。

记得上学期我说过:要保护动物爱护森林。少些砍伐树木来建建筑物。我们住的`地方虽然多了,但是,动物们住的地方却少了。

让我们保护动物!爱护森林吧!

人与自然的演讲稿篇九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评委、各位听众:

能参加这次师德演讲,我感到很荣幸。面对这么多德高望重、无私奉献的同行,我感到自己很平凡。作为一名年轻教师,我不敢妄言师德,我只是尽我的本能,踏实勤恳地去做。我只想借这么个机会,将我这六年的教学做个历史性的回顾与总结,以迎接更美好的明天。六年的时间里发生了太多的故事,故事的主角始终在变,唯一不变的,是绿天,和绿天里一个永恒的我。

绿天,是初为人师时我和我第一批学生成立的文学社,是素心的雨尘一手创下的孩子们的精神乐园。它比“青鸟”诞生得早,延绵得久,到现在已经六年了。先后飞入绿天,受其精神洗礼的有:

梦想未来,春鸟飞鸟,未知新芽,神舟挑战以及等待快乐,一共十个班级。他们以及一切的后来者组成了一个特殊的班级,名字就叫“绿天”。

绿天里蕴藏着的是一些朴素的真理和自然的德性。

我教育学生时很少疾言厉色,通常是用和缓的,因循诱导的,跟人商榷的口气。这是我一贯的教学态度。

语文教学中,我首先要让他们明白,怎么样才能过上我们心灵所需要的那种快乐的生活。这是我教学的根本目的,其次,才是提高他们的考试成绩(中考一天不取消,我的这个目的一天不消亡,然而,这只是快乐生活的附带品)。

我在教育教学中始终传递着一种态度,一种朴素的、温暖的生活态度和学习态度。无论你的理想是大还是小,实现所有理想的基础,在于找到内心的真正感受。学习语文当然也要找到一种正确的态度和良好的感受。因为“态度决定一切”,而一个人内心的感受永远比他外在的业绩更加重要。

一个人的视力本有两种功能:一个是向外,无限宽广地拓展世界;另一个是向内,无限深刻地去发现内心。我们的眼睛,总是看外界太多,看心灵太少。特别是我们这个日益喧嚣,日益浮躁的时代。我们,以及我们的学生的双目已日渐失调。看外界的眼日益发展,看心灵的眼却越发萎缩。在这样的背景下的语文教学便走上了一条艰难的道路。

然而,我之令我敬佩的,并不是我能够忍受这艰苦的生活境遇,而是我的生活态度与理想。在多数人都以教师生活为苦(特别是以文科教师工作得不到支持理解为苦),哀叹抱怨的时候,我却不改变我的乐观与希望(说天真也可以)虽然我至今没有寻觅到语文教学的乐土,但至少我有我的绿天,有和我一起快乐学习的小朋友。

学习本应该是快乐的,而现在的学生却非常痛苦。虽然有许多人才是从痛苦中成长的,但是我的责任是尽量把教育环境改造得好一点,使学生不再只吃干腌菜似的课文,不再只为应付考试而生活。使他们能享受点文化的精华,感觉些生活的快乐。使他们在接受教育的同时,获得自主求学的乐趣。然而,这种理想单靠我一个人微薄的力量很难实现,我在通向这理想的路上曲曲折折地走了六年,到如今却越发感到孤独。所幸是孤独,不是孤单,因为毕竟还有我的学生。

(一)倾听孩子的真实想法

记得有人说过:给孩子一个说话的机会,你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语文教学不仅要重视熏陶感染,而且要关注学生丰富而独特的内心世界。这种“关注”不是一种旁观,而是一种师生情感的互动,心灵的沟通。我常常把自己看成是和他们一样的不完善的学习者,我也因此得到了他们的信任,从而成为他们的倾诉对象,让我最为感动的是他们愿把自己的快乐与我分享的同时也常将自己的隐秘告诉我,有时并不为寻求帮助,只是为了倾诉。在这样单纯的信任面前,我的内心弥漫着神圣的光辉。我想,正是因为我给予了学生这样的机会,我才会如此的富足!我也因此而明白:快乐不是给予,而是倾听。

(二)倾听自己的内心感受

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理想,但是在匆匆忙忙周而复始的工作节奏中,还有多少时间,多少空间能让你去关注自己的内心呢?我们所看到的往往只是一个社会的角色,被遮蔽的恰恰是我们心灵的声音。所以我们要学会倾听,倾听别人是一种尊重,而倾听自己内心的声音则是一种自省。我喜欢这样倾听,喜欢这样的向着内心的孤独跋涉,我在不断地寻找着新的自己。同样,我的学生也需要这样的倾听与寻觅。惟有这样,我们才不至于在茫茫人世间迷失了自己。

“1+1=2”,全世界的人都只能得出这样唯一的答案。“天空是蓝蓝的”却未必,描写是丰富多彩的。

语文课堂正是任由那些灵动自然、丰富多彩的思想飞翔的绿色天空。绿天,是我们的理想。课堂,是承载理想的大地,是实现理想的现实环境。这种“诗意的栖居现实大地”的感觉给了我们无穷的精神力量,让我们感到生活原来如此美丽。

任何拘束地发表自己的见解,批驳他人的看法,实现思与思的碰撞,心与心的接纳,情与情的交融;在这里,每一个学生都能真切地感受到自主的尊严,感受到独特存在的价值,感受到心灵成长的愉悦。

绿天的意义,不仅在于在课堂上构置了一个虚拟的空间,更重要的是,它让每一个人心里都开出了一片乐土。

我希望能够教给学生的快乐秘诀,就是如何去找到内心的安宁。人人都希望过上幸福快乐的生活,我们不需要将此种快乐放之痛苦之后,为学不必非要做苦行僧。因为幸福快乐只是一种感觉,它同内心相连。同样是在做作业,因为内心想法的不同,所获得的感受便也不同。把作业当任务来完成当然没有快乐可言,可是,如果把它当作创造生命的过程,感觉就不同了。

绿天里,处处是创造之地,天天是创造之时,人人是创造之才。

创造需要广博的基础。解放了空间,才能搜集丰富的资料,扩大认识的眼界,以发挥其内在的创造力。解放了时间,才有更多时间去接受自然和社会的宝贵知识,以完成其伟大的创造。我努力把属于孩子的时间交给他们自己去支配,使他们不至于失去学习人生的机会。同时也让他们明白,语文的学习更多的来自生活,做个生活的有心人,没有必要因为作业而耽误了正常的休闲娱乐。因为,丰富多彩的生活才是语文学习的源头。

叶圣陶说:“写文章不是生活上的点缀和装饰,而就是生活本身。”真正的写作实质上就是作者生活的承载和生命的宣泄。在绿天随笔里我看到的不再是“应试作文”中无病呻吟、废话连篇、玩文字游戏的现象所引起的无奈与愤懑。我只感到一个个活生生的有着自己鲜明观点的独立的人的存在。我所看到的不再是那种处于虚拟状态的写作行为的准备,而是和成人一样是一个真实表达自己思想情感的过程。我在无意中走入了学生的内心世界,欣赏了他们幼稚而成熟的思考。我又是在无意中关注了他们的人格、思维以及情感,在无意中留给了他们思考交流的时空,交给了他们充分的体验生命、感悟人生、思考社会的权利。

只有真正的贤者,才能不被物质生活所累,不被学习生活所扰,才能始终保持心境的那份恬淡和安宁。而能达此境界的人需要有一份闲淡之心,有高雅的生活情趣,能忘怀得失,喜欢读书且不一切为了考试。所以,我们的书屋名为“闲人书屋”。此“闲”已包容了这二者(闲与贤)之精髓。

我从学生手头有的书里挑选了一些值得一读的好书编成目录,以方便他们交换阅读。为了充实他们的读书生活,我还搬来了家中所有适合他们阅读的藏书。

奇怪的是,我最近常常能从学生的绿天随笔里淘到好书,每当我提起某某书时,学生总会欣欣然拿了来给我看。起初,我因为不知所谓的忙而遗忘了学生借于我的书,等到发现要还的时候才逼着自己看起来,慢慢的也逼出了点感觉来。这么看来,学生也成了我的老师!

绿天随笔给学生提供了抒写性灵的空间,学生在这里写下的往往都是最真实的文字,这文字不仅常能感动我,而且也成为他们自己创作的源头活水。而且,更为重要的是,在自由地抒写中他们完成了一种自己教化的过程,思想与情感也在不断的反观自己中成熟起来。

不是只有学生才写随笔的,作为老师的我,更是将写随笔当作了我生活的一部分,不是只为了工作,就像所有的创造一样,我已从中感受到一种无比喜悦的生命的色彩。

偶然的看到一首歌谣,名曰《小孩不小歌》,喜欢有佳,特别是当了妈妈以后更觉说的有理,说给大家听听:

人人都说孩子小,谁知人小心不小。你若小看小孩子。便比小孩还要小。

平常人对于教育有一种不够正确的了解,以为只有成人教育小孩,其实,反过来的教育行动影响作用不但是可能的而且是普遍的,不过很少有人承认它罢了。然而,我却始终坚信,受教育的学生自有教育人的禀赋,我也常受其启发改变我的教学思路与方法,最终使得我们师生双方都受到有益的教化。

我加入他们的生活中,便发现他们有力量;不但有力量,而且有创造力。我钻进他们的队伍里才有了这个认识与发现。从我执教的第一年开始,我就常常喜欢利用课余时间与学生一起交流,融入到他们的学习生活中,和他们同呼吸共命运。在共同的学习生活中,我必须力求长进,做好他们的榜样。

我也极希望学生能有一天跑在我前头。然而我不能懈怠,不能放松,一定要鞭策自己努力跑在学生前头引导学生,这是我应有的责任。师道之可敬在此。所以我要一面教,一面学。

我最大的快乐,是创造出了值得自己崇拜的学生。我创造了学生,学生也创造了我,学生和我合作而创造出值得我们彼此崇拜的生命——《绿天文集》。六年来学生学习和生活中的点点滴滴都凝聚在《绿天》里。而我自己的教学和生活中的点滴,则被陆续地记录下来成为了今天的《雨尘文集》。

孔子说:“学而不厌,诲人不倦。”我看出这两句话有因果的关系。惟其学而不厌才能诲人不倦;如果天天卖旧货,索然无味,要想教师生活不感觉到疲倦是很困难的。所以我们做教师的人,必须天天学习,天天进行再教育,才能有教学之乐而无教学之苦。

风雨飘摇,日月如梭。六余年如梦如幻的教学岁月,让我深深地感受到,教师的人生就是实实在在,就是默默无闻,就是不求索取。她没有惊天动地之举,只有从琐碎的工作中细细地理出一些的思路;她没有惊险的飞跃,只有岁岁年年、朝朝暮暮与学生的风雨兼程。但她拥有无穷的知识和爱心,拥有无尽的力量和热情;拥有桃李满天下,拥有宇宙与苍穹。不求惊天动地,但求脚踏实地;不求涓流相报,但求青春无悔。

一灯如豆,四壁青辉。在物欲横飞的年代,我甘愿守住我的一方净土——绿天,乐于三尺讲台,用爱写好“师德”。

人与自然的演讲稿篇十

每个人都有他自己的人生哲理。例如王守仁,他的人生哲理是格物致知;鲁迅,他的人生哲理是改革,救国。我的人生哲理很简单:努力塑造自己,造就一个有文化的自己。何为文化?我认为,有三个方面。

第一个方面,人要尊重自己。何为尊重自己?就是将自己的位置找对,发挥自己的才能,不断发光发热。这很重要吗?当然!蜀国后主刘禅,将自己该处理的事,一股脑的推给孔明。整天无所事事。导致了蜀国的衰落。吴国的吕蒙曾被人称为吴下阿蒙。为何后来没人如此称呼他?因为他找对了自己的位置!他学习了新的知识啊!唯有尊重自己,找对自己的位置,才能被称为一个对他人,对社会有用的人。才能被称为一个有品味的人。

第二方面,人要懂得尊重他人。尊重他人是自尊的需要,也是自我完善的需要。而且,要赢得他人的尊重,就必须尊重他人。打仗时,对一个小卒子都不能不尊重,哪怕你是将军。就像张飞,只因醉酒后打骂小卒而暗中被杀。大风大浪都挺过来了,却在阴沟里翻了船。一代英雄豪杰化作了孤魂野鬼。由此可见,尊重他人是十分重要的。

第三方面,人要懂得尊重自然。就像《喂,出来》中所写一样,你如何对待自然,自然就会如何对你。中华文化强调天人合一。人与自然和谐共处,顺应自然,爱护自然,定会得到大自然的'恩赐。

话,是自己说的;路,是自己走的。遵照自己的人生哲理,你的人生会是一片光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