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祖父和我读后感六年级 祖父的园子读后感(大全10篇)

小编:雁落霞

“读后感”的“感”是因“读”而引起的。“读”是“感”的基础。走马观花地读,可能连原作讲的什么都没有掌握,哪能有“感”?读得肤浅,当然也感得不深。只有读得认真,才能有所感,并感得深刻。当我们想要好好写一篇读后感的时候却不知道该怎么下笔吗?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读后感的范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祖父和我读后感六年级篇一

这篇课文来自萧红的《呼兰河传》。

叙述了作者儿时的家有一个花园,作者和她的祖父整天都在那里转,祖父铲地,作者不会铲,就趴在地上用锄头乱捣一通。作者把水洒上天,装做下雨……还有许多事,字里行间无不透露着作者童年时代的天真和活泼。我也有我的快乐,那是我童年记忆中在老屋的一段回忆。我的老屋坐落在学宫旁边,每天早晨我都去学宫里的眼镜池喂鱼,那里老婆婆也很欢迎我,直到现在那老婆婆见到我还是问寒问暖的,其关心程度决不比以前少一点点。现在回想起来那个时候真的很美。

着篇文章表现了亲近自然景物,亲近小生命的`幸福与快乐,寄托了对故乡的怀念,对自由纯真的生活的向往。

祖父和我读后感六年级篇二

“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童年时是那么美好,让人回味无穷。

萧红的童年是很幸福的`。她一生最快乐的时光就是在祖父的园子里度过的。和蔼可亲的祖父对她倾注了所有的爱心,使拥有一个无忧无虑的童年。

萧红的一生很坎坷。幼年失去母亲,18岁失去了最爱她的爷爷,而在23岁被迫离家。可怜的她在32岁时与第三任丈夫前往香港时不幸与世长辞。

当读了这些,我再去回味《祖父的园子》时。我的心不再心潮澎湃,那么欢快了,而是一丝一丝的哀伤涌上了心头。童年时的她,是那么自由自在,是那么天真烂漫,是那么的顽皮可爱。在祖父的园子里瞎闹,将谷穗当成狗尾草割,将种在坑里的白菜种子踢飞……学祖父戴帽子,学祖父拔草,学祖父铲地。她是那么天真无邪,对一切事物都充满新鲜与好奇!

每每读上一次,我又有了新的收获,新的回忆。小时候我在乡下田园里追赶蝴蝶的趣事,七岁时被小狗追着跑跌倒的惨事,八岁时在补习班被小朋友欺负的怒事,都深深铬在了我的心中。我爱我的童年,爱它的美好,爱它的真实,爱它留给我种种深刻的印象。

“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每每读起这句诗时,往往总会勾起我童年的边边角角,这将永远是一幢最美的童年画,它呈现的有背景美吗?不,孩子的天真,幼稚才是打动人心的根本。真是“童年忙去不留声,点点滴滴心中觅”啊!

祖父和我读后感六年级篇三

这篇课文来自萧红的《呼兰河传》。

叙述了作者儿时的家有一个花园,作者和她的'祖父整天都在那里转,祖父铲地,作者不会铲,就趴在地上用锄头乱捣一通。作者把水洒上天,装做下雨……还有许多事,字里行间无不透露着作者童年时代的天真和活泼。我也有我的快乐,那是我童年记忆中在老屋的一段回忆。我的老屋坐落在学宫旁边,每天早晨我都去学宫里的眼镜池喂鱼,那里老婆婆也很欢迎我,直到现在那老婆婆见到我还是问寒问暖的,其关心程度决不比以前少一点点。现在回想起来那个时候真的很美。

着篇文章表现了亲近自然景物,亲近小生命的幸福与快乐,寄托了对故乡的怀念,对自由纯真的生活的向往。

祖父和我读后感六年级篇四

当我读了《祖父的园子》这篇文章后,作者萧红那美好的童年生活让我心中不禁升腾起一个念头,我多么渴望能体验一把那么自由自在、无拘无束的童年生活啊!

《祖父的园子》一文节选自现代作家萧红笔下的《呼兰河传》,这个故事主要写了她童年时代在祖父的园子里追蜻蜓,捉蚂蚱,跟着祖父在园子里翻地、种菜、浇水,祖父做什么她就做什么,祖父铲地她就铲地,祖父拔草她就拔草,她时常把韭菜当做野菜拔掉,把狗尾巴草当作谷穗留着。那园子里太阳是特别大的,天空是特别高的,在这个园子里一切事物都是特别自由的。

我向往萧红的童年生活,在我生活的这十一年里,每天都过着重复单调的`生活,除了学习,还是学习。就算在双休日里也没有休息的时间,不是关在家里看书、写作业,就是参加各种兴趣班,根本没有自由可言。我读了萧红写的《祖父的园子》后,才知道原来童年也可以这么美好,这么快乐,这么自由。

萧红的童年生活是快乐的,我也想我的童年生活也能那么快乐,而不是囚禁在学习的牢笼中。我不希望因为学习而失去了童年生活的欢乐和乐趣,我多么希望爸爸妈妈能够听到我的心声,可以多留一点儿空闲时间给我,让我有机会去接触那美妙的大自然,给我所剩不多的童年留下一丝美好的回忆啊!

《祖父的园子》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搜索文档

祖父和我读后感六年级篇五

我读过许多文章,但我记忆最深刻的是《祖父的园子》这篇文章。它讲的是作者对祖父那美丽的园子的描写和在园子里做的许多趣事。

在《祖父的园子》一文中,作者在园子里过着自由自在,快乐的生活,做过许多趣事,比如摘黄瓜,追蜻蜓,捉蚂蚱等等,同事也做过一些坏事,比如要把下了种的土窝溜平,可是溜不准,有时不但没有把菜种盖上,反而把它踢飞了;还有把韭菜当作野草割掉等等。虽然作者这么淘气,但她的祖父总是会好好的给她解释,教她该怎么做。

文中的祖父如此慈爱,宽容,总是会包容作者所做的一切,我的母亲不也是这样的吗?一想到自己的母亲,便有一些温暖的情愫在心田里开始一拱一拱往外冒,记忆旋即牵着我的思绪回到了上周。

上周,我不小心弄破了妈妈的一件心爱毛衣。我拿着毛衣,心里想着妈妈会如何训斥我,我应该如何向妈妈解释。想到这里我就害怕的全身一哆嗦。这时,妈妈走了进来,我鼓起勇气,向妈妈讲了事情的经过,并认了错。妈妈对我说:好孩子,知道错就好,毛衣了可以拆开来重新再织的。妈妈的话,犹如春风般暖人心脾,原本绷得紧紧的心弦此刻松了下来,全身的恐惧感开始渐渐隐退。

妈妈,谢谢您的包容,使我在成长的路上四季如春。

祖父和我读后感六年级篇六

前几天我读了一本对于我来说很有意义的书--《马提与祖父》。

这个故事讲了一位小男孩和他即将病逝的祖父发生的事:在病床上的爷爷马上就要离开人世,所有的人都悲痛欲绝,泪流满面。只有小孙子马提没有哭,他时而看看爷爷,时而看看周围的人,大多数时候都在看着天花板。他知道爷爷是不会离开他的`,因为他的祖父承诺过要带他到家附近的河对岸去。这时候他似乎听到爷爷在叫他。马提看了一眼爷爷,爷爷已经从病床上下来了。马提问:“干什么?”爷爷说:“我们到河对岸去好吗?”马提自然很高兴,但他不明白周围的人怎么还在抱头痛哭。但他只问了祖父一句:“要告诉他们一声吗?”爷爷说:“不用了,我们一会儿就回来。”

他们走着走着,马提似乎感觉到有什么不太一样。但他并没有发现什么。又过了一会儿他突然发现爷爷变得矮小了,似乎是越变越低,马提忍不住了问爷爷:“祖父,我发现你比以前要矮了,似乎是越来越矮。”爷爷说:“没关系,说不定我到一定的高度又会变高,变成一位巨人。”

他们到过城堡、找到宝藏、被海盗抓,经历了这么多的事情,祖父小得几乎看不见。这时祖父对马提说:“我坐在你的手上能闻到有股刺鼻的辣椒味儿。不信你闻闻。”马提把手靠近鼻子;突然感觉到有个什么东西进入了体内。“马提。”“爷爷,你在哪儿?”马提问。“我在你的体内,你能感觉到的。这样我们就能永远在一起啦。”

马提回到病房,爷爷依旧是面无表情得躺在床上,这时他才明白:原来,爷爷一直活在他的心中。

故事结束了,它告诉我们:人死去并不可怕,只要他活在我们的心中。

祖父和我读后感六年级篇七

这本书讲了马提与祖父游玩的故事,同时也是一本讲诉祖父死亡的故事。

马提与祖父去了各个地方游玩,玩的时候,祖父越变越小,直至最后消失了,而马提并没有哭,我想是因为马提在玩的时候逐渐有了一种精神——乐观。乐观精神并不是每个人都有,因为乐观是每天都快乐,遇到什么事也不烦,马提就是这样的.人,虽然祖父去世了,但是他已经和祖父玩了很长时间了,并没有留下什么遗憾,所以马提没有哭。

我希望同学们也看一下这本书,书中的情节让人黯然泪下,可以让人感悟到许多生命的真谛,对在人生的漫长旅途上有所帮助。是大家都成为一个乐观主义者,每天都空空落落的,说不定,还可以长寿呢!

祖父和我读后感六年级篇八

本文节选萧红的回忆体小说《呼兰河传》,作者以一个单纯幼稚的小姑娘之口讲述童年跟祖父学诗的故事。在写法上有如下三点:

1.本文构思巧妙,双向并行。

2.对话描写既推动情节发展,又展开人物性格。

3.语言幽默诙谐、用词准确精炼。

鉴于以上几点,我在教学时分两步走,一是让学生充分的读,通过分角色朗读,有感情朗读等多种读书形式,读出韵味,读出意境,走进作者童年的生活中,走进跟祖父学诗的.情境中,去感受作者童年真挚的情怀。二是结合本课的写作特点,以课文中《千家诗》的诗句为经线,以“我”的童真童趣为纬线来贯穿全文,通过大量对话的语言的描写的学习,让充满慈爱宽容的声音和稚嫩的童音相交织,刻画人物性格,以此来推动怎个故事的发展。由于课堂教学思路清新,加上课文内容比较浅显,加上祖父语言诙谐幽默,孩子们学习热情高,能从诗的一个个细节中,感受到“我”童年的乐趣。

祖父和我读后感六年级篇九

no.1残月出门时,美人和泪辞。——韦庄《菩萨蛮·红楼别夜堪惆怅》

no.2一别如斯,落尽梨花月又西。——纳兰性德《采桑子·当时错》

no.3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王维《渭城曲/送元二使安西》

no.4丈夫非无泪,不洒离别间。——陆龟蒙《别离》

no.5江春不肯留归客,草色青青送马蹄。——刘长卿《送李判官之润州行营》

no.6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龚自珍《己亥杂诗·其五》

no.7昔时人已没,今日水犹寒。——骆宾王《于易水送人/于易水送别》

no.8明岁秋风知再会,暂时分手莫相思。——曹雪芹《残菊》

no.9月有盈亏花有开谢,想人生最苦离别。——张鸣善《普天乐·咏世》

no.10醉别江楼橘柚香,江风引雨入舟凉。——王昌龄《送魏二》

no.11扶桑已在渺茫中,家在扶桑东更东。——韦庄《送日本国僧敬龙归》

no.12人生自是有情痴,此恨不关风与月。——欧阳修《玉楼春·尊前拟把归期说》

no.13秋来相顾尚飘蓬,未就丹砂愧葛洪。——杜甫《赠李白》

no.14君到姑苏见,人家尽枕河。——杜荀鹤《送人游吴》

no.15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柳永《雨霖铃·寒蝉凄切》

no.16隔座送钩春酒暖,分曹射覆蜡灯红。——李商隐《无题·昨夜星辰昨夜风》

no.17搴帷拜母河梁去,白发愁看泪眼枯。——黄景仁《别老母》

no.18青青一树伤心色,曾入几人离恨中。——白居易《青门柳》

no.19难相见,易相别,又是玉楼花似雪。——韦庄《应天长·别来半岁音书绝》

no.20聚散匆匆,此恨年年有。——魏夫人《点绛唇·波上清风》

no.21昔去雪如花,今来花似雪。——范云《别诗》

no.23独自莫凭栏,无限江山,别时容易见时难。——李煜《浪淘沙令·帘外雨潺潺》

no.24别来春半,触目柔肠断。——李煜《清平乐·别来春半》

no.25花似伊。柳似伊。花柳青春人别离。——欧阳修《长相思·花似伊》

no.26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李商隐《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

no.27谁知江上酒,还与故人倾。——周紫芝《临江仙·送光州曾使君》

no.28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高适《别董大二首》

no.29离别一何久,七度过中秋。——苏辙《水调歌头·徐州中秋》

no.30四月十七,正是去年今日,别君时。——韦庄《女冠子·四月十七》

no.31自别后遥山隐隐,更那堪远水粼粼。——王实甫《十二月过尧民歌·别情》

no.33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

no.35为谁醉倒为谁醒,到今犹恨轻离别。——吕本中《踏莎行·雪似梅花》

no.36饮散离亭西去,浮生长恨飘蓬。——徐昌图《临江仙·饮散离亭西去》

no.37长记别伊时,和泪出门相送。——李存勖《如梦令·曾宴桃源深洞》

no.38有情不管别离久。情在相逢终有。——晏几道《秋蕊香·池苑清阴欲就》

no.39惨惨柴门风雪夜,此时有子不如无。——黄景仁《别老母》

no.40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柳永《雨霖铃·寒蝉凄切》

no.41梧桐树,三更雨,不道离情正苦。——温庭筠《更漏子·玉炉香》

no.42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no.43平芜尽处是春山,行人更在春山外。——欧阳修《踏莎行·候馆梅残》

no.44柳条折尽花飞尽,借问行人归不归?——佚名《送别诗》

no.45一看肠一断,好去莫回头。——白居易《南浦别》

no.46当时轻别意中人,山长水远知何处。——晏殊《踏莎行·碧海无波》

no.47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李白《渡荆门送别》

no.48春草明年绿,王孙归不归?——王维《送别/山中送别/送友》

no.49不管烟波与风雨,载将离恨过江南。——郑文宝《柳枝词》

no.51不似秋光,只与离人照断肠。——苏轼《减字木兰花·春月》

no.53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杜甫《春望》

no.54独自凄凉还自遣,自制离愁。——龚自珍《浪淘沙·写梦》

no.55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李白《赠汪伦》

no.56狂风吹我心,西挂咸阳树。——李白《金乡送韦八之西京》

no.57楼头残梦五更钟,花底离情三月雨。——晏殊《玉楼春·春恨》

no.58老来情味减,对别酒怯流年。——辛弃疾《木兰花慢·滁州送范倅》

no.59午醉醒来愁未醒。送春春去几时回。——张先《天仙子·水调数声持酒听》

no.60春未绿,鬓先丝。人间别久不成悲。——姜夔《鹧鸪天·元夕有所梦》

no.61蜡烛有心还惜别,替人垂泪到天明。——杜牧《赠别》

no.62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李白《送友人》

no.63猿啼客散暮江头,人自伤心水自流。——刘长卿《重送裴郎中贬吉州》

no.64天与短因缘,聚散常容易。——晏几道《生查子·狂花顷刻香》

no.65若教眼底无离恨,不信人间有白头。——辛弃疾《鹧鸪天·晚日寒鸦一片愁》

no.66功名万里外,心事一杯中。——高适《送李侍御赴安西》

no.67故人江海别,几度隔山川。——司空曙《云阳馆与韩绅宿别》

no.68曾与美人桥上别,恨无消息到今朝。——刘禹锡《杨柳枝/柳枝词》

no.69劳歌一曲解行舟,红叶青山水急流。——许浑《谢亭送别》

祖父和我读后感六年级篇十

翻开书,"祖父的园子"几个字映入了我的眼帘,让我不禁想起......

《祖父的园子》讲的是作者童年时。祖父家有一个大花园,花园十分漂亮,有各种花儿和蝴蝶,作者十分喜欢它,因为它带给了作者快乐。

《祖父的园子》是作者童年的乐园,那里珍藏着纯真和美好,通过对园子里自由自在的童年生活的介绍,写出了童年生活的自由与快乐,表达了作者对童年生活的留恋。

总有一个地方承载着童年的回忆,它可以是有浪花、、贝壳的海边,也可以是有鲜花、小草的郊野,还可以是祖父的五彩花园,在祖父提供的自由天地里,儿时的作者尽情享受着童年的无穷的乐趣。

我们也有属于自己的童年乐园,那也是鲜花盛开,四季如春,让我们珍惜这样的童年时光吧!让它伴随着我们自由自在的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