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最好的告别读后感(优秀5篇)

小编:ZS文王

当观看完一部作品后,一定有不少感悟吧,这时候十分有必须要写一篇读后感了!读后感对于我们来说是非常有帮助的,那么我们该如何写好一篇读后感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带来的读后感优秀范文,希望大家可以喜欢。

最好的告别读后感篇一

去年春天开始,外公因为排尿排便困难一直住在医院,爸妈雇了护工阿姨专职照料他,也会每天给他带饭,陪他说说话,算是“半养老院”模式吧。每次去探望,外公的状态都还不错,电话里问起妈妈也都说“还好”,于是我好像理所当然地以为一切都会这样持续下去。

所以去年年底听到情况不好,“感觉抢救之后这次也会没事”,却在坐上高铁前收到外公已经走了的消息的时候,我是茫然的、甚至是困惑的。爸妈非常排斥我过多参与葬礼过程,在他们和其他长辈的主持下,一切都进行得很迅速,所有程序下来,我好像旁观了一场别人的梦。

直到葬礼结束后,我才知道外公病危的一周期间,爸妈在不同医院间奔波,在各个科室间辗转,在诸多医生间来回,经历了巨大的肉体考验和精神煎熬。于是我明白自己错过了一些很重要的事情——在这个特殊阶段,我没能帮上任何忙。羞愧和后悔将我吞没,作为整个家族的一员我好像没有任何作用任何价值。也许是不愿面对这些情绪,我总觉得外公并没有离开,只是跟往常一样,住在医院病房里,只要我凑近叫他一声,他就能知道外孙女来了...

直到今天,每次跟妈妈聊起外公,即便是在电话里,我们俩依旧会忍不住吸鼻子。我知道我们都没能好好告别,还需要一些时间去接受现实或者说服自己。而我也很庆幸,在外婆开始呈现一些阿尔兹海默症和抑郁症症状的时候看到了这本书。它当然无法帮我“准备好”面对重病和死亡,但这些残酷但偶尔温情的故事,让我理解了自己将会面对些什么,这些平凡而伟大的人,也让我生出些许勇气。

预感到下一次告别的时候,多一些倾听,多一些理解,多一些陪伴吧,这是为了即将离去的人,也是为了留下的人们。不,这些事情其实根本不应该等到告别前夕,因为我们的共同回忆,也是彼此生命故事的一部分。

最好的告别读后感篇二

作者是一个美国医生,印度后裔。写的三本书依次是《医生的修炼》《医生的精进》和《最好的告别》,大约能窥见一位医者的思考。这本主要讲的就是临终医疗和养老问题。

尽管医学进步解决了很多健康问题,但是不可否认还有非常多的未解难题。过度医疗一方面是医生这个职业的定位,总是尽一切努力延长生命;另一方面是患者对于医学问题的不了解,以致于怀着过多的不切时机的期望,过度治疗后不但没有达到预想的目的,反而因为药物并发症增加了许多不必要的痛苦。

书中把医患关系分为三类家长型、咨询型和解释型。家长型的医生懒于沟通而自行决定治疗方案;咨询型更像销售,摆出货品、全凭患者自行选择,似乎有些不负责任的意味。而解释型是作者所推崇的医患关系。

解释型医患关系首先需要医者耐心而有技巧的沟通,从而发掘患者在生命的末端最为珍重的事务,有人希望活得更久哪怕经受治疗之苦,有人不想承担一点点手术的风险而选择保守治疗,有人更看重生活质量哪怕生命只剩下几周……了解了患者的需求后,医者在据此制定配套的治疗方案,这个过程中医者不像是技术人员,而更像是陪伴人员。书中作者提到的几位解释型医生,也的确是非常温暖的人。

那些不想在医院度过生命终点的患者,又如何应对年老体衰而造成的生活不便,是作者讨论的另一个问题——养老。

书里提到了非常伟大的两个人,一个创造性地设立了公寓模式的疗养院,让老人们能够拥有独立自主空间的同时,能够得到足够的生活和医疗的照料;另一位更是排除重重阻拦地在疗养院里养了两条狗,四只猫和一百只鸟,让老人们能够开心有希望地活着。刷完全书,我都无法想象是怎样的人能够有这样善意和创造力。

人是慢慢变老的,一个个的身体零件开始逐渐出现故障,起初尚能修修补补不以为意,但总有一天机器会突然罢工,衰老不可抵抗。但除了生命的长度外,生活的质量和尊严或许更为重要。

如何优雅地跨过生命的终点?作者提出的似乎是一套不错的解决方案,图书馆借的书,该还了,准备买一本偶尔翻翻。

最好的告别读后感篇三

作为开年第一本书,《最好的告别》完全有理由胜任这份荣耀。此书是由作者[美]阿图・葛文德创作的关于衰老与死亡,你必须知道的常识。

作者直面常人不愿面对的话题――衰老与死亡。分别通过以下几个内容来解读美国社会对老年临终关怀及服务的看法:

第一部分:独立。

随着时间的推移,老年人似乎并不特别为孩子的离开而难过。人均寿命的不断提高,家庭规模从上个世纪平均7个子女,逐渐下降成为三个左右。父母或是子女操心老年问题的时间至少推迟了十年,甚至更久。当我们还未发现问题前,也许就已经不用再操心了。

在亚洲人的传统观念里,年迈的母亲独自居住被视为让子女丢脸的事情,而这样的观念正在被改变,独居老人的比例正在迅速攀升。与其说老年人丧失了传统的地位和控制权,不如说他们分享了新的地位和控制权,现代化并没有降低老年人的地位,而只是降低了家庭的地位,它赋予人们,包括年轻人和老年人一种更多的自由,自主,自助的生活方式。

但是当这种完全独立、自助的生活不能再维持的时候,我们该怎么办?

第二部分:崩溃。

医生的工作是维护病人的生命质量。这包含两层含义,尽可能免除疾病的困扰,以及维持足够的活力及能力去积极生活。对于一个老年疾病专家,虽然无法阻止身体和心智的变老,但是有办法使这些问题更容易处理,并至少避免某些最坏的后果。

而老年病学,他要求我们每个人思考生活中不可治愈的情况,我们将面对不可避免的衰老,以便做出一些必要的小小改变,来重塑衰老。我们当然会尽可能维持并延长老年人的寿命,但是当多种疾病到来的时候医生也许也束手无策,甚至采取措施会造成更加严重的后果。

第三部分:依赖。

高龄老人,他们最害怕的并不是死亡,而是在那之前的种种状况:丧失听力、记忆力、失去最好的朋友和固有的生活方式。我们似乎屈服于这样一个信念,一旦失去身体的独立性,有价值的生活和自由就根本不可能了。

老人们从未屈服,许多老年人奋起反抗,在每个疗养院和辅助生活机构围绕人应该具以生活的优先考量和价值观都在发生着战斗。但是几乎没有一所疗养院的工作人员会跟你一起坐下来,努力理解这种情况下生活对你到底意味着什么,更不用说帮你建立一个家,一个使得真正的生活变得可能的地方。

第四部分:帮助。

也许养老院并不是最好的选择,但是却常常是子女们最后的无奈之举。老人们被迫居住在仅能盛放简单生活物品的房间里,周围是其他老年人。周而复始,老人们再也不能按照自己的意愿来生活,甚至剥夺了他们的想法、生活方式。

该洗澡的时间就洗澡,该吃饭的时间就吃饭。老人们渴望着一扇门:一把能锁上的门。甚至会选择在家和养老院轮流居住,以寻求最后的妥协。

但是,研究表明老年人根本没有变得不开心,而是随着年岁的增长快的程度提高,他们比年轻时更少焦虑,压抑和愤怒。他们只是觉得失去了做人最后的尊严。

最好的告别读后感篇四

在死亡面前,人人平等。我们从小到大,接受了各种教育,有知识,有技能,甚至连上床都可以有小黄片可以教育借鉴,可唯独最关键的也是最重要的一课,如何对待我们终将失去的生命,没人在意更无迹可寻。

从小我就特别怕黑,聊斋志异的音乐声一起就开始捂眼睛堵耳朵,连夜晚下雨天屋外摇曳的树影都能吓的我躲进被窝,小时候对于死亡这件事唯一的记忆就是大棺材和杂烩菜,以及刺耳的吹拉弹唱声。这些声音像失聪者看电影一样,在眼前的一幕幕都是默片,眼前的欢声笑语都是对逝者的嘲讽。

第一次近距离接触死亡是邻居的老人离世,那是一个很不受儿子儿媳待见的老人,自己住一间老宅,离世后的晚上棺材就那样摆在堂屋正中,只有一盏昏黄的灯光和老人作伴,这是中国人最常见的离开,多年后的儿子儿媳在自己的孩子长大后,住进了送别母亲的老宅,延续着老母亲的故事。

第二次接触是姐姐结婚后,姐夫家老人作古,要将老人和已过世的妻子并骨合葬,或许是风水缘故,老人的妻子头发和指甲在过世后依然没有风化,当时围观的一群人也颇有我们看英叔僵尸电影的感觉,但什么意外也没有,事后回顾说唯一的问题可能出在坟边栽种的树上,但依旧没有砍掉,也都没有任何涟漪再泛起水花。

第三次是我自己,08年汶川地震,当时毗邻青川的我们在大操场上睡了好几天,对地震最深的感觉就是内心深处的晃动和摧枯拉朽的力量,地震后我曾拜水都江堰,满目疮痍,完全没有了昔日风光秀丽的景象,也是因为这次经历,让自己对死亡产生了敬畏,去了解,关注和走近最真实得自己。

第四次是我的朋友,高中的同桌h,一个人很好的小胖,听到他的消息是工作后的三四年。一天一个高中同学忽然找我聊天,聊了几句忽然说h去世了,我第一反应是别开这种玩笑,怎么可能,h比我都壮,而且只比我大一岁,没有任何先天早夭的迹象和征兆。

是以后再也不会有任何他的存在,我们一直为生而努力,又有谁能死得其所呢?

所以我开始疯狂的看各种鬼片,僵尸片,惊悚片,悬疑片,从最初的噩梦到现在的无感,开始去了解临终关怀和最后告别,从最初的泪奔到现在的淡然,能够承受生活的幸,也能够经得起生命的不幸。既然目的地已经在那里,我们又何必汲汲前往呢?去体验那些生命的美好瞬间,去感受每一次跳动背后的感动,去翻高华山,见到朝阳初升,去下潜深海,领略海底世界。

生命的最后一程,别等到失去才追悔莫及。向死而生,愿每个人都按照自己的意愿度过一生,这样当我们抵达终点时,没有哀伤,没有离别,有的依然只是当下的精彩。和时间和解,接纳真实的自己。

人间的一切,都值得!献给那些离开我的朋友和亲人们,爱你们!

最好的告别读后感篇五

死亡和衰老一直是我们必然面对但又避而不谈的问题,葛文德在《最好的告别》一书中谈论我们该如何认识、接受以及面对衰老和死亡。今年人类面临着新冠疫情的侵袭,我们更该去思考如何面对死亡,这样是为了更好地活着。

正如书中所说,“一旦失去身体的独立性,有价值的生活和自由就根本不可能了。”很多人的老年生活并不愉快。但葛文德加以批判的美国的养老体系其实已经是相对完备的了,我们国家很多的老人都是居家养老,并不能得到十分专业的照顾,人们很少去思考如何让老年人活得更有价值,而是尽全力去保障安全。养老机构的目标也是保证老人的健康和安全,而不是像“辅助生活”那样让老人有掌控自己生活的自由,也不会有人愿意在敬老院养100只鸟和几只小猫小狗。我们认识到养老体系的不完备,但改变还在任重道远。

我记得大一心理课上我们专门谈论过死亡,我们对葬礼进行探讨,但我深知我们从来没有做好准备面对死亡,因为我们觉得自己还有几十年的时间,还很漫长。即使是濒临死亡的人,他们也从来没有想过如何去面对。医学的发展让生命得以延长,但死亡还会是每个人的终点。是该享受最后的安宁还是延长痛苦的时日,这是一个艰难的抉择。

书中说:我们应该在合适的时机做出艰难的谈话,让病人明确自己的愿望,让医学服务于有价值的生活。谈话很艰难,但知道病人最确切的愿望之后,能增加病人的幸福感也能减少亲人的焦虑和抑郁。

死亡是一个沉重的话题,但人只能死一次,逃避只会让人永远做不好准备面对死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