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苏童米读后感(汇总5篇)

小编:HT书生

写读后感绝不是对原文的抄录或简单地复述,不能脱离原文任意发挥,应以写“体会”为主。那么你会写读后感吗?知道读后感怎么写才比较好吗?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读后感的范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苏童米读后感篇一

2、当你再也没有什么可以失去的时候,就是你开始得到的时候。

3、颂莲刚要上去行礼,毓如手里的佛珠突然断了线,滚了一地,毓如推开红木靠椅下地捡佛珠,口中念念有词,罪过,罪过。颂莲相帮去捡,被毓如轻轻地推开,她说,罪过,罪过,始终没抬眼看颂莲一眼。

4、孤独是一种力量。

5、颂莲打开那只藤条箱子,箱子好久没晒,已有一点霉味,那些弃之不穿的学生时代的衣裙整整齐齐地路摞,好像从前的日子尘封了,散出星星点点的怅然和梦想。

6、其他在室内的人会听见飞浦的萧声像水一样幽幽地漫进窗口,谁也无法忽略飞浦的萧声。

7、她敏锐地发现了陈佐千眼睛里深深的恐惧和迷乱。这是怎么啦?她听见他的声音变得软弱胆怯起来。颂莲的手指像水一样地在他身上流着,她感觉到手下的那个身体像经过了爆裂终于松弛下去;离她越来越远。她明白在陈佐千身上发生了某种悲剧,心里有一种奇怪的感情,不知是喜是悲,她觉得自己很茫然。

8、我就是不明白女人到底是个什么东西,女人到底算个什么东西,就像狗、像猫、像金鱼、像老鼠,什么都像。就是不像人。

9、她想,说话多无聊,还不是你诓我我骗你的,人一说起话来就变得虚情假意的了。

10、童年的无知可爱;少年的无知可笑;青年的无知可怜;中年的无知可叹;老年的无知可悲。

11、箫有七孔,一个孔是一份情调,缀起来就特别优美,也特别感伤,吹箫人就需要这两种感情。

12、我是明知故犯地堕落了。但我的堕落在我所处的社会环境中颇能隐藏。

13、苏童:小说就是这么奇妙,有时候来自于生活当中一个虚幻的记忆,这个记忆本身是错误的、是站不住脚的,但是形成了一部小说,原形也是这样,所谓生活当中的原形不原形,有时候给你提供了一个艺术源泉冲动,本身是怎么样不重要。

14、花园里秋雨萧瑟,窗内的房事因此有一种垂死的气息,颂莲的眼前是一片深深幽暗,唯有梳妆台上的几朵紫色雏菊闪烁着稀薄的光亮。

15、这个世界既不是有钱人的世界,也不是有权人的世界,它是有心人的世界。

17、颂莲猛地抬起头,她察觉出飞浦的眼神里有一种异彩水草般地掠过,她看见了,她能够捕捉它。

18、人允许一个陌生人的发迹,却不能容忍一个身边人的晋升。因为同一层次的人之间存在着对比、利益的冲突,而与陌生人不存在这方面的问题。

19、走到井边,井台石壁上长满了青苔,颂莲弯腰朝井中看,井水是蓝黑色的,水面上也浮着陈年的落叶,颂莲看见自己的脸在水中闪烁不定,听见自己的喘息声被吸入井中放大了,沉闷而微弱、有一阵风吹过来,把颂莲的裙子吹得如同飞鸟,颂莲这时感到一种坚硬的凉意,像石头一样慢慢敲她的身体,颂莲开始往回走,往回走的速度很快,回到南厢房的廊下,她吐出一口气,回头又看那个紫藤架,架上倏地落下两三串花,很突然的落下来,颂莲觉得这也很奇怪。

20、写作是一种给予,给予自己,也给予别人。

21、在厨房里站了一会儿,她又走到门廊上,看见后花园此时寂静无比,人都热闹去了,留下一些孤寂一它们在枯枝残叶上一点点滴落,浸人颂莲的心。地又看见那架凋零的紫藤,在风中发出凄迷的絮语,而那口井仍然向她隐晦地呼唤着。颂莲捂住胸口,她觉得她在虚无中听见了某种启迪的声音。

22、颂莲在二太太卓云那里受到了热情的礼遇。卓云让丫环拿了西瓜子、葵花子、南瓜子还有各种蜜饯招待颂莲。

23、有所得是低级快乐,有所求是高级快乐。

24、现在我的母亲已死了三年多了,我的心似已屈服于“无常”,不复如前之悲愤,同时我的生活也就从颓唐中爬起来,想对“无常”作长期的抵抗了。

25、正午的阳光在枯井中慢漫地跳跃,幻变成一点点白光,颂莲突然被一个可怕的想象攫住,一只手,有一只手托住紫藤叶遮盖了她的眼睛,这样想着她似乎就真切地看见一只苍白的湿漉漉的手,它从深不可测的井底升起来,遮盖她的眼睛。

26、飞浦抓住颂莲的手,翻过来,又翻过去研究,说,我怎么不会看手纹呢?什么名堂也看不出来。也许你命硬,把什么都藏起来了。

27、雁儿朝四处环顾一圈,后花园间寂无人,她走到晾衣蝇那儿,朝颂莲的白衫上吐了一口唾沫,朝黑裙上又吐了一口。

28、人都有以第一印象定好坏的习惯,认为一个人好时,就会爱屋及乌,认为一个人不好时,就会全盘否认。

29、苏童:说实在的我在写作过程当中除了我自己写作跟小说当中的人,只有这么一个唯一的世界。因为我从来就相信阅读也是一样,阅读跟生活当中的'一样,就是说每一个人在远处会有另外一个人跟你一拍即合,关心你,或者从灵魂上的暗合,是可以跨越时空的。所以我自信从来不担心用自己的想法去想读者的存在,因为我的写作和我的观念里面读者永远是存在的,总是有那么一些读者存在,所以不用过多的去考虑读者,始终会存在,这个变成一个规律。

30、人跟鬼就差一口气,人就是鬼,鬼就是人。27.颂莲却走神了,她每次到废井边总是摆脱不了梦魇般的幻觉。她听见井水在很深的地层翻腾,送上来一些亡灵的语言,她真的听见了,而且感觉到井里泛出冰冷的瘴气,湮没了她的灵魂和肌肤。

32、我们可以躲开大家,却躲不开一只苍蝇。生活中使我们不快乐的常是一些芝麻小事。

33、人有两只眼睛,全是平行的,所以应当平等看人;人的两只耳朵是分在两边的,所以不可偏听一面之词;人虽只有一颗心,然而有左右两个心房,所以做事不但要为自己想,也要为别人想。

34、一个人越在意的地方,就是最令他自卑的地方。

35、唯有知更鸟在石榴树上啼啭几声,留下凄清悠远的余音。

36、她看见飞浦现在就坐在对面,他低着头,年轻的头发茂密乌黑,脖子刚劲傲慢地挺直,而一些暗蓝的血管在她的目光里微妙地颤动着。

37、其实孟姜女这个故事的选定之前也有几个题材在脑子里打架,但是之所以最后选择孟姜女的故事,主要小说当中有两大元素,都是我无法放弃的,或者是彻底被征服的。一个就是一个女人千里迢迢的为丈夫送寒衣,目的简单,单纯到现代人不可想象,就是送一件衣服,这是一个东西,我觉得好,无法放弃。

38、颂莲看见了自己修长姣好的双腿,它们像一道漫坡而下的细沙向下塌陷,它们温情而热烈地靠近目标。

39、一个人炫耀什么,说明内心缺少什么。

40、苏童:到了写女性系列这四部小说之后,其实我的写作的面目已经我自己把这边的脸糊上了那边的脸糊上了,基本上我是蒙面人,基本上我没有一张标签可以完成的文字说明,所以我自己不知道我是什么派了,我只是不停的在所谓的求变化的这么一种,到现在我仍然是这个心态,我不太在意把我归入什么派别,但是我想我写作还是按照我的直觉、和我自己的标准在写。

41、人的成长要接受四个方面的教育:父母、老师、书籍、社会。有趣的是,后者似乎总是与前面三种背道而驰。

42、做戏做得好能骗别人,做得不好只能骗骗自己。

43、树叶自己会烂掉的,用得着去烧吗?树叶又不是人。

44、她看见叶子像一片饰物浮在幽篮的死水之上,把她的浮影遮盖了一块,她竟然看不见自己的眼睛。

45、每逢走过这种巷,我常怀疑那颓垣破壁的里面,也许隐居着今世的颜子。

46、人如果靠吃饭活着,那饭不叫饭,叫饲料。

47、她想女人是多么奇怪啊,女人能把别人琢磨透了,就是琢磨不透她自己。

48、学习要加,骄傲要减,机会要乘,懒惰要除。

50、他的须髯从左耳根缘着脸孔一直挂到右耳根,颜色与眼瞳一样深黑。我当时正热中于木炭画,我觉得他的肖像宜用木炭描写,但那坚致有力的眼线,是我的木炭所描不出的。

51、我是在五、六岁时,揭开家里的水缸而走近文学的,那令我想到‘蚌壳里的仙女’的神话传说,让我开始了对世界的无限想像。

52、梅珊把长长的水袖搭在肩上往回走,在早晨的天光里,梅珊的脸上、衣服上跳跃着一些水晶色的光点,她的缩成回答的头发被霜露打湿,这样走着她整个显得湿润而优伤,仿佛风中之草。

53、一个人幸运的前提,其实是他有能力改变自己。

54、下雪了,世界就剩下一半了;另外一半看不见了,它被静静地抹去,也许这就是一场不彻底的死亡。

55、颂莲的神色却依旧是黯然,她开始摩掌自己的指甲玩,那指甲留得细长,涂了凤仙花汁,看上去像一些粉红的鳞片。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搜索文档

苏童米读后感篇二

苏童在自序中曾写道:“这是一个关于欲望,痛苦,生存与毁灭的故事。”我读完作品的最初感受是书中没有正面人物,所有的人物都是丑恶与仇恨的化身,所有的人都是人生的失败者。

五龙因家乡枫杨树发大水坐火车逃难到了瓦匠街。当他流落在码头上,因讨饭被逼着叫码头会上的人“爹”时,他的心中可能就会想到:要想在这里生存下去,生活得自在如意,就必须比这帮禽兽更加恶毒凶狠。

因为喜欢米的味道,五龙来到了大鸿记米店做这里的伙计。初到城里的五龙应该是善良的,他看到码头上死人也会害怕,但是后来,他内心的仇恨与日益膨胀的欲望使他变得无情又心狠手辣。

五龙,阿保,织云因乌龙给六爷的一封信而改变了各自的命运。阿保因信而做江中冤魂;织云因信惨遭六爷抛弃;五龙因信得以和织云结婚,而后平步青云,做了大鸿记米店的'老板,成为一方权势。

五龙对大米的热爱甚至到了变态的地步。在他贫穷之时,在他还是个米店伙计时,他每顿饭都把饭碗舔的干干净净,从不浪费一粒米,这个习惯跟随他一生。他一直以为,大米是这个世界上最干净的东西,他喜欢嚼生米,喜欢赤身裸体躺在米剁之中。他对大米的情感甚至超过了家人。对绮云来说,毫无亲情与爱情可言;对自己的三个孩子,未曾表现出一丝的爱怜。他甚至喜欢将米塞进妓女的下身,这种变态的情感让我难以置信。

书中的五龙,虽然他有很多的怪癖,很残忍,但他至少是真实的,如果不那样他就会饿死街头。他是在饥饿与仇恨中产生的,他卑鄙但并不可耻。我同情他但并不赞成他。

织云在瓦匠街名声很不好,她十五岁时就做了“比皇帝还有钱有势的”的六爷的姘头,她放荡不羁,成了街坊邻居和妹妹冷嘲热讽的对象。而我认为织云是可怜的,她这样做难道仅仅是为了满足内心的那点虚荣吗?她如果不屈服于六爷,那么父亲冯老板与大鸿米记可能都会受到影响。也许大多数人都会说织云风流不检点,但我觉得她只是用一个软弱的女人仅能有的方式来使整个家庭幸福。她错就错在一直把希望寄托在别人身上,天真的以为六爷会给她一个名分,她从没有想过要靠自己来改变这一切,缺乏主动性。

除此之外,织云同妹妹绮云相比,更富有同情心,更加天真善良。当流浪汉五龙来到米店做伙计时,是织云让他多吃饭,不嫌弃他;冬天到了,还给五龙买鞋子。织云对五龙的关心与帮助可能也是后来五龙放抱玉一马的原因。

妹妹绮云最有希望成为正义的化身,可她的性格仍是变异扭曲的。她憎恶污浊却不同情善良。她把姐姐看成魔鬼,厌恶五龙,可最终还是和五龙结合,几乎生活了一辈子,还有两个儿子和一个女儿。世界在一种混乱的秩序下一如既往的存在,在这个世界里,人与人之间没有亲情与爱情,有的只是欲望与仇恨。

五龙曾说过:“我靠什么才有今天?靠的就是仇恨,这是我做人最好的资本。”可是,五龙最后又拥有了什么呢?在自己拼搏到最辉煌的时候,他不得不承认自己老了,死在米堆中。临死时他才明白:“这就是城市,它是一个巨大的圈套,诱惑你自投罗网。为了一把米,为了一文钱,为了一次欢情,人们从铁道和江边码头涌向这里,这些可怜的人努力寻找人间天堂,他们不知道天堂是不存在的。”这是五龙对城市的彻悟,是他自省后一种绝望的叫喊!他用毕生精力买了三千亩地,两车大米,他设计的衣锦还乡的场面,给了他乡村人格极大的满足,可他却回不去了。

作品中出现“枫杨树故乡”,似乎只有这个地方是五龙怀念的地方,是一片存在着真善美的地方,是五龙人性的故乡。

五龙的行为都是令人发指的,可是这都是生存的需要,为了生存的更好。联想当今这个弱肉强食的社会,从五龙身上,我们似乎可以得到一点启示:人在社会这个大环境下,不管境遇有多么难堪,都不能丢弃人性的真善美与人间的温情,因为唯有真情才是人世间最永恒的东西。

苏童米读后感篇三

前几天我从朋友那借了苏童的书来看,因为之前就听说了苏童的大名,但是一直没有看过他的作品,便急切地抽空看完几篇他的代表作。印象最深刻的是《妻妾成群》,颂莲这个女子,不断地在我的梦境里出现,梦中的那口井老旧而阴森,我总是看见颂莲坐在井边,眼神空洞。像是被一种力量牵引着,渐渐,靠近了陈家精致且黯淡的宅院。沉重的大门洞开,朦胧间,又看到那口井,那口诉说着无尽哀怨的宿命的古井!

又是那口井,那口如宿命般挥之不去的沉沉的井!有紫藤花摇曳,清淡地感觉不到花香,蝴蝶飞过去,跌入井边丛生的杂草。井水深蓝,落叶古旧,只有那井边的女子,温润清秀地让人眩晕。纯白色裙摆扬起如飞鸟般安然。“我不跳井,我不跳井…”醒来,颂莲幽幽的声音依然清晰深刻,仿佛从心的最深处传来,轻轻地,震颤着灵魂的弧度。

苏童的《妻妾成群》借旧中国特有的封建家庭模式作小说的框架,一个男人娶了四个女人做太太。小说主人公颂莲在陈家生活过程中充满了曲折与迷惘,使主人公的成长充满了自我的潜在意识:命运、追求、死亡萦绕在她的意识中,由此建构了主人公的成长过程。

《妻妾成群》读起来感觉总有些像张爱玲的风格,只是在语言方面,却不如张爱玲的语言来得深刻细腻。优点在于他从女性的视角切入,把女人细微的感情都表达了出来。他的目的又与张爱玲不同,张是在表现一种生活,叙述一个时代,而这部作品则是在说明一种道理,作者说“痛苦常常酿成悲剧”,或许他想说明的不只是这些。他想读者把作品理解为“痛苦和恐惧”的故事。

也许作者本身并不是想去描述现实,去对社会人生做什么深刻的思考,而仅仅是在向读者讲述一个故事,一个自己编织出来的梦一般的故事,一个让人伤感的故事!小说主要讲述了一个家遭不幸、无奈嫁人为妾的“新知识青年”女子颂莲,在带有浓厚封建宗法制度的陈家大院、在这尔虞我诈的、压抑窒息人性的封建家庭中,如何步步为险,挣扎求存,但最后还是没能逃脱妻妾者悲惨命运的故事。

读罢苏童的《妻妾成群》,人们都不禁悲叹旧社会妇女的命苦,对四太太颂莲给予深切的同情、无限的叹惜。然而,颂莲让我们悲,她悲在哪儿?到底小说里面的真正悲剧在哪里?它的现实意义又在哪里?这不能不成为我们读者思考的问题。

苏童显然不是在重复讲述封建婚姻悲剧的故事,对于苏童的叙事来说,“故事”似乎并不特别重要,主题甚至也无须深究。某种意义上,这篇小说表达了苏童乃至一代青年作家奇怪的历史观。除佐千作为一种古旧文化的历史记忆,他试困从年轻女性身上获得生机,他的企图的失败不过象征性地表示古旧的中国历史已经彻底丧失了延续的可能性。在这个意义上,这篇小说无意中写出一种历史颓败的情境,一种文化失败的历史命运。

但愿“颂莲”的悲剧不再重演!

苏童米读后感篇四

柴生悲伤的摇着头,现在他深深的意识到人的嘴和唾沫是有灵性的,也是有毒的,有时一句恶毒的玩笑也会应验,成为真正的现实。

城市是一块巨大的被装饰过的墓地。那么多人,分别死于凶杀,疾病,暴躁和悲伤的情绪以及日本士兵的刺刀和枪弹。

世界在时间的消逝中一如既往,而我变得日渐衰弱苍老,正在与死亡的黑手做拉锯式的角力。

每逢一个孽子出世,天就会下雨,每逢一个孽子死去,天就会重新放晴。

小说是社会生活的反应,透过小说,看到了社会,也了解了作家的写作风格,《城北地带》也是一样的悲剧,悲剧的结果就是让我们更加深刻。

环境决定人物的命运,是这样的环境造就了五龙这样的人,说是一个人其实是一个魔鬼,是一个受害者,也是一个害人者,扭曲的社会,扭曲的人性,社会环境,看来真的影响人生,而且是决定的。

苏童米读后感篇五

苏童的《妻妾成群》是一部渗透传统因素的先锋派作品。小说主人公颂莲在陈家生活过程中充满了曲折与迷惘,使主人公的成长充满了自我的潜在意识:命运、追求、死亡萦绕在她的意识中,由此建构了主人公成长过程中的一条道路。而作者在这条路布下了多种让主人公产生意念的意象、曲折与迷惘、自我意识、意象一同陪伴主人公的成长。

《妻妾成群》借旧中国特有的封建家庭模式作小说的框架,一个男人娶了四个女人做太太。但作者关心的不是一个男人如何在四个女人中周旋,如何控制她们,而是关心四个女人怎会把她们一齐拴在一个男人的脖子上,并且像一棵濒临枯萎的藤蔓在稀薄的空气中相互绞杀而争得那一点点空气。

用作者苏童自己的话来说,他的作品大都不是自己的亲身经历,他说他崇尚虚构,也就是说这部作品的内容是作者虚构的,别的评论者说这部作品是新历史小说中最精致的作品之一,说它具有“宽和精神,濡湿的气息,绮丽的梦幻,温婉的性格。”()

《妻妾成群》读起来感觉总有些像张爱玲,只是在叙述风格方面,但却并不如张爱玲深刻。优点在于他从女性的视角切入,把女人细微的感情都表达了出来。他的目的又与张爱玲不同,张是在表现一种生活,叙述一个时代,而这部作品则是在说明一种道理,作者说“痛苦常常酿成悲剧”,或许他想说明的不只是这些。他想读者把作品理解为“痛苦和恐惧”的故事。

他的这一系列作品篇幅都不长,写的也大都是女人,倒是很符合新历史小说的写法。只是在一个完全虚构的空间里,除了作者较富哲理的思考和想象力的充分发挥外,看不出有更为深刻的现实意义。或许是张爱玲太优秀了,后人写旧上海,写相似题材的小说很难摆脱她的光环,就连王安忆的《长恨歌》不是也有很多人说像张爱玲吗,而读起来也是有些同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