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脂球读书心得(优质7篇)

小编:笔尘

人的记忆力会随着岁月的流逝而衰退,写作可以弥补记忆的不足,将曾经的人生经历和感悟记录下来,也便于保存一份美好的回忆。范文怎么写才能发挥它最大的作用呢?这里我整理了一些优秀的范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下面我们就来了解一下吧。

羊脂球读书心得篇一

读了莫泊桑的《羊脂球》,不禁让我感慨万分。可以说,这是一部最让我感伤的小说了。它给我的感触太深太深了,就连托尔斯泰的《复活》也不及。

羊脂球是可悲的。她值得我们去同情。作为一个妓女,羊脂球倍受别人的蔑视。尽管这样,她还是有一颗善良的心。在逃亡的路上,她把自己的食物同那些看不起她,蔑视她的人分享。她就是这样一个善良的弱女子。在普法战争之际,为了国家她同法国士兵打斗;为了维护民族尊严,她勇敢地拒绝了德国军官的无理要求。尽管她是一个身份卑微的妓女,可她仍有一颗强烈的爱国心。而那些风度翩翩、道貌岸然的资产阶级为了自己的利益,无视国家利益。他们连一颗最起码的爱国心都没有。为了能让自己逃出困境,他们以假仁假义取得羊脂球的信任,进而说服羊脂球答应德国军官的要求。当羊脂球执意不从时,他们则辱骂羊脂球,甚至想把她一个人留在这儿。他们认为这本来就是羊脂球的工作,她没有理由拒绝。

他们骂她”贱货“。但这一切都没有改变羊脂球得决心。最后,他们花言巧语,说”羊脂球答应德国军官的要求,这是崇高的精神,是自我献身精神。如果她去了,他们会当做什么也没发生过。他们不会嫌她肮脏“。他们还列举了一些有名的女子。无奈之际,羊脂球只好答应。他们听到这个消息后,当晚庆祝。他们只知道自己的欢乐,而没有人能想到羊脂球在德国军官那里是怎样地倍受蹂躏!?他们把自己的快乐建立在别人的痛苦之上。当事情发生以后,他们却忘记了自己的承诺,对羊脂球是那么地冷淡。他们甚至连正眼瞧也没瞧她,无视她的存在。那些资产阶级甚至还说幸好自己没和羊脂球坐在一起。他们只顾吃自己的东西,没有分给羊脂球半点。羊脂球想起自己那一篮篮的东西被这些丑陋的家伙吃光,她愤怒到了极点。她强忍着泪水,但最终泪水还是落下来了。在漆黑的夜里,羊脂球一个人默默地哭泣。

这是人性的悲哀!在资本主义社会,人和人之间只是赤裸裸的金钱关系。他们只痛心他们的钱财。华丽的衣裳也只能遮盖他们的外表。他们的丑陋是任何东西都遮盖不了的!这些道貌岸然的资本家为了自身的利益,不但连最起码的爱国心都没有,而且在人格和礼仪上也相形见绌。

羊脂球读书心得篇二

这个假期,我读了一本叫《羊脂球》的书,里面是由很多篇短篇小说组成的,其中我印象最深刻的,要数羊脂球。

书的作者是莫泊桑,第一次接触莫泊桑,是看《项链》,觉得他的文字非常有深度,通常是以一个耐人寻味的讽刺性结尾收场。《羊脂球》亦是如此。

《羊脂球》的诞生,使莫泊桑一鸣惊人,这不仅是莫泊桑的处女作,更是他的成名作、代表作。小说的主人公羊脂球是名妓女,属于社会的最低阶层,是受到唾弃和背负耻辱的人群。她们的存在似乎代表了人类的堕落,社会的黑暗。小说中,女主人公羊脂球就是以这样的形象出现在那些所谓“上等人”中间的。这种身份,不但遭到“同车人”的蔑视,包括她自己都为自己的身份卑微羞愧不已。

以致当那些傲慢的老爷、太太们由于匆忙出逃而忘记准备食物,饿得饥肠辘辘之时,善良的羊脂球竟然“低声下气”地请求他们吃自己丰美的食物。在这里,作者很自然地写到了羊脂球善良的天性,她没有激烈的心理斗争,也没有任何讨好心思地描述,她的表现是那么自然。按理说,以那些“上等人”上车时对于她的无礼态度,羊脂球是不该同情和帮助他们的。但是她的善良天性却不忍看到别人的悲惨境遇,反而以德报怨、不计前嫌,竟然企求别人接受她的帮助,好像他们若是吃了她的东西,反倒是对她的一种恩惠,一种奖赏。读到这里,人们被深深触动了。一个妓女,竟然具备这样一颗慈悲之心,无论是在当时还是现在,都是难能可贵的。

可是当法国的驿车在离开敌战区时,被一名普鲁士军官扣留。军官一定要车上的羊指球陪他过夜,否则驿车就不能通过。羊脂球出于爱国心断然拒绝,可是和她同车的有身份的乘客为了各自私利,逼她为了大家而牺牲自己,羊脂球出于无奈而作了让步。可当第二天早上驿车出发时,那些昨天还苦苦哀求的乘客们却突然换了一幅嘴脸,个个疏远她,不屑再与她讲话。

也许羊脂球的职业并不光彩,可是她为了那些伯爵、夫人等表面上光彩的人不惜出卖自己的灵魂,可是那些人在羊脂球“牺牲”后竟冷眼旁观。她觉得自己被这些顾爱名誉的混帐东西轻视淹没了,当初,他们牺牲她,之后又把她当作一件肮脏的废物扔掉。

无论是前面的羊脂球的食物被掏空,还是后面她被推去跟敌方军官睡觉换取贵族的继续逃亡,羊脂球都被牺牲了。贵族始终看紧他们腰包里的金子,就算是自己的恩人,当威胁到自己的利益时他们都会变成嗜血的恶狼。资本主义统治下的人,能拥有权力、金钱、地位,都是血腥堆积出来的。他们就像是吸血虫,如马克思所说“上上下下都滴着肮脏的血”,也正是这种丑恶的灵魂给他们带来了财富。当一个人有利用价值的时候,他们会把你伺候得像皇帝,这就是贵族的价值观,他们自私贪婪的本性只允许他们用金钱去衡量一切。现实中赤裸裸的金钱交易、残酷的争名夺利冲刷了一切行为上的终极关怀。这在后文中显露无疑。

作者用一个不愿委身侵略者、地位卑微的妓女和当时一些上层人士作对比;作者以经过关卡前羊脂球把提篮里的东西拿出来与大家一起分享和经过关卡后他们对她的一屑不顾作鲜明对比。这些是在时处的对照,另外也是对爱国方式的对比。读完《羊脂球》的第一感觉,就是为羊脂球叫不平。资本主义法国人与人之间的地位隔阂、建立在金钱上的虚伪友谊和亲密,在作者笔下被淋漓尽致地体现出来。

小说通篇没有描述过羊脂球的心理活动,她的喜与乐、哀与愁、快乐与欣慰、委屈与愤怒都是通过她的一举一动展现在读者面前的。作者似乎已经不需要她再表白什么,但是她的一切遭遇和感受,我们已经深深感悟到、体会到。她的遭遇扣人心弦,读来真实自然。为什么羊脂球从来没有在读者面前流露过任何心理历程的变化,但是却使我们每个人都那么真实的体会到主人公的一切思想性格。

莫泊桑的这则故事恰恰以羊脂球的悲惨遭遇反衬了资本主义下的丑恶肮脏的灵魂。他们虚伪的面具下藏的都是腐朽的内脏和污秽的思想。羊脂球的身份虽然卑微,但却有着坚定的爱国信念,以及善良的心。那些看似高高在上的社会上层人物,金玉其外败絮其中,有利可图时的奉承,无利可图后的践踏。两者之间鲜明的对比,更是揭示了当时上流社会的腐朽与虚伪。

羊脂球读书心得篇三

《羊脂球》是莫泊桑的作品,同车的人群一开始听闻被扣留的真相时,义愤填膺。“当时只听见一片谴责这个无耻兵的呼声,一片暴怒的怨声;全体团结起来抵御敌人了,仿佛敌人要羊脂球做出牺牲的这件事情里他们每个人也都有一份……”然而,这正是莫泊桑精心设下的一个铺垫,高潮也相应的在此展开。莫泊桑牢牢地把握读者,导引着读者在他对各人的态度、言行的转变的阐述中跟随着他思考,思考人性在环境转变中转变——人群起初的义愤到被扣留后“大家对羊脂球好像有点冷冰冰了”,再到“他们现在几乎有点儿怨恨这个女人了”,大家都只是为自己的处境担心,建议把羊脂球一个人留下,让他们离开,被普鲁士军官拒绝后,他们只有改变方法对羊脂球软硬兼施,既是威胁,又是说服和劝告……到最后,羊脂球为了大家的利益,忍受着屈辱,顺从了普鲁士军官而换来了放行,却遭到无耻的同车人的冷待……莫泊桑的这篇作品注重真实,他冷静、理智没有掺杂他私人情感的在他的小说里,把生活的准确形象描述给我们,他的小说丝毫没有把他的思想或是感悟的意图硬塞给读者,而更多的是用真实来引导你去思考和挖掘他阐述的事件后隐藏的事实真相和蕴含的意义。

《羊脂球》这篇文章恰恰以羊脂球的悲惨遭遇反衬了那些丑恶肮脏的灵魂。他们虚伪的面具下藏的都是腐朽的内脏和污秽的思想。

羊脂球读书心得篇四

在炎炎夏日,只有书能为我解除烦闷,只有沉浸在书中,才能享受到那份意想不到的惬意。今天,我读了一本书,名叫《羊脂球》。书中讲述了德国法西斯占领法国时,一位绰号叫羊脂球的妓女和九位有身份的人共乘一辆马车,从卢昂赶往吉艾卜,再改乘船到还在法军防守下的哈佛尔去。路上羊脂球慷慨的拿出自己所有的食物与大家共同分享。马车途经一个被普鲁士军队占领的小镇,普鲁士军官要求羊脂球同他过夜,遭到了羊脂球的拒绝,普鲁士军官便禁止他们通行。开始,同车的人还对普鲁士军官的要求感到愤怒,后来,因为被困的时间太久了,而且随时都有危险,大家就用欺骗的方法逼羊脂球与普鲁士军官过夜,羊脂球同意了,第二天在马车上,大家对羊脂球表现的很轻蔑,也没有人拿出食物与羊脂球分享。

这本书让我感受到在德国法西斯占领下法国社会的黑暗,人与人之间的冷漠和对金钱的重视,他们蔑视身份低下的人,见利忘义,只想着自己,让财富污染自己的心灵,奸诈、吝啬。善良的人寥寥无几。为了地位和金钱,他们互相欺骗、陷害,在利益面前,让自己龌龊、丑陋的灵魂暴露的淋漓尽致。

为了爱与和平,让我们共同建设出一个光明磊落、国泰民安的社会吧!让处处都充满温馨、信任和欢乐。

羊脂球读书心得篇五

我记得,前几年,通货紧缩,政府抓耳挠腮,一时急切没有好招,这时候,羊脂球来了,她就是房地厂商、炒房团,一下子,大家都火了,政府卖地的钱占了房产成本的60%,天下哪有这样的好生意?地方政府乐坏了,连制造业都进来掺乎捞一笔。开心呀,就像吃了羊脂球的鸡腿。

房价飙升,引发涨价,民怨沸腾,情况变了,鸟尽弓藏啊,于是政府开始考虑对付通胀了。对羊脂球们可以卸磨杀驴了。

天无绝人之路,金融危机来了,歪打正着,作为“国民经济重要支柱”的房地产,注意,是支柱还是重要的,又成了保护对象,这回应该劝她上床了,又是优惠,又是扶持的,房地产商算是捡回了小命,还指望他拉动内需呢。

呵呵,等着吧,过两年,始乱终弃,再乱终弃,政府有政府的游戏规则,房产羊脂球还得哭,看你还卖黑价。

羊脂球读书心得篇六

法国作家莫泊桑是世界上数一数二的短篇小说大师。表面看来,莫泊桑的作品所叙说的似乎都是社会上司空见惯的事,但它隐含的意义却是十分深刻的。

1880年《羊脂球》的发表使他一举成名。福楼拜将这部作品称之为杰作。该篇亦成为世界文学的经典之作。它之所以能鹤立鸡群,就在于作者对生活的提炼别具慧眼。

《羊脂球》发生在普法战争时期,莫泊桑将主角定为了一个处于社会最底层,受人歧视的_女,作为正面人物来描绘,这正是这部作品与众不同的地方;更吸引人的是,他将这个_女同形形色色、道貌岸然的资产阶级人物作对比——在去往英国逃难的一路上,由于羊脂球的出现,马车上的人们一下子都成为的朋友,而且还是亲密无间的朋友。即使是在那样的情况下,依然在一个_女面前摆出一副自命清高的样子。然而到了后来,“上层人士”由于没有食物,当他们看到车上带着食物的羊脂球时,眼里放射出了憎恶了目光。显然,他们都饿慌了。最先向羊脂球冷嘲热讽,发起人格进攻的卢瓦佐,此时双眼却死死地盯住那只盛满食物的钵子,假惺惺地说:“妙极了,这位太太比我们有远见。”当羊脂球提供给他食物时,卢瓦佐又寡廉鲜耻地说:“真的,说实话,我还难以拒绝,我饿得实在支持不住了。战争时期就得按战争时期办,是不是。太太?”瞧瞧,之前还歧视别人,这回得到恩惠了,就称别人为“太太”了,简直就是厚颜无耻。

羊脂球为了不拖累行程,委曲求全地出卖了自己的灵魂。但这一切并没有换回同行者的同情,而更是加深了他们对她的歧视,尽管卢瓦佐的话说的很低劣,但在场的人——除了羊脂球,没有任何人感到刺耳。因为愤激也和其他事物一样,是受环境支配的„„最后,在羊脂球的“帮助”下,事情终于办成了,他们拿到“通行证”后启程了„„那些所谓的上层人物为了自身的利益,在人格和礼仪上也相形见绌,这样的描写更是别出心裁,从而充分显示出本篇主角极富正义感和同情心的美好心灵以及被抨击对象的极端自私、寡廉鲜耻的丑陋灵魂。文章就是这样运用比现实更全面、更鲜明、更使人信服的场景,烘托了全文的主旨。

全文并不以纤巧华美的词藻取胜,而是以平易通俗、准确有力的文学语言彻底地征服了读者。

羊脂球读书心得篇七

生活中不乏自私自利的人,他们总想让他人作出牺牲,却不明白“生命的意义在于奉献而不在于享受。”作者莫泊桑在《羊脂球》这本书中生动描写了各种人物的形象。

故事中的主人公是伊丽莎白·鲁丽,一个身份低卑的妇女,她以身材肥胖,脸红润得如苹果一般,手指稍稍弯曲,便像一节节香肠而得了“羊脂球”这个绰号。

一次,她与形形色色的富豪在同一个车厢中旅行。中途被一个粗鲁的军官拦截并“拘留”了他们。这时几个富豪与太太便不惜代价地恳求并催促羊脂球去找普鲁士人。最后羊脂球为了大家尽早离开,便不得已作出妥协。谁知当他们离开旅店时,却纷纷表现出对羊脂球的厌恶,羊脂球想到被他们吃得精光的食品,又想到他们离开旅馆后对她的轻蔑,忍不住哽咽了起来。其中一个同伴科尔尼代恶意地哼起了小曲,黑暗中,有时在一两段曲调中间,会传出一声她未能忍住的呜咽。

读完这篇故事,我受到了极大的震撼:伊丽莎白的同伴为了自身利益,不但连普通的爱国心都没有,甚至在人格和礼仪上也相形见绌,而羊脂球虽然身份卑微,却有着一颗爱国的心,为了她那假情假意的同伴们,甚至愿意作出巨大的牺牲。

形形色色的资产阶级与处于社会最底层、受人歧视的妓女做对比,令人深受感动。

我觉得,在现实生活中,我们不该对任何人歧视或者逼迫,也不能为了他人的只言片语而委屈自己。

推荐大家读一读这本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