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读被讨厌的勇气感悟(实用5篇)

小编:紫衣梦

心得感悟是指一种读书、实践后所写的感受性文字。那么心得感悟怎么写才恰当呢?那么下面我就给大家讲一讲心得感悟怎么写才比较好,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读被讨厌的勇气感悟篇一

读哲学类或传记类书籍目的,不是为了拔高思想境界,也不是为了复制他人成功,只是为了学习他人对事对人的态度,处事做事的逻辑,分析问题的角度,以后遇事有迹可循,可以更豁达从容。

烦恼大多源于人际关系,伤害别人或被别人伤害。我们无法脱离人际关系独立生活,但只要我们处理得当,是可以改变获得幸福,问题不在于能力而在于勇气。

生活中,我们大多不是关心如何看待他人,而是在意自己如何被看待,如何更有价值。得到别人的认可,我们可以增加自信,但过于希望得到别人的认可,会按照别人的期待去生活,会舍弃真正的自我,活在别人的人生之中。

拥有被讨厌的勇气,人际关系就会变的轻松自在,不在两人关系中看自己的价值,不因得到某人的表扬而感到喜悦。想获得贡献感,可以把自己放到更大的共同体中看自己,看在团队、部门或者公司中的价值,不要局限于两人的人际关系;也可以与人之间建立平等的横向关系,对别人的关心鼓励属于横向关系,尽量减少得到表扬而感到喜悦的纵向关系,是有能力的人对没能力的人所作出的评价。

读被讨厌的勇气感悟篇二

之前我说过,我变成了一个油腔滑调,油嘴滑舌的人了。当时半调侃半认真的说自己只是在靠近自己的本心。但进来发现并不全然如此,可以说是在靠近本心,但是是以一种更加曲折的方式,绕了半圈。

最开始改变的尝试是想着皮一点,将一些想法半认真半虚假的说出来,比如说特意给陆哥买,留的提子。然后发现还挺好玩,开始大家好像也觉得不错,自己也挺享受其中。结果我就像小孩子拿到了喜欢的玩具,不停地如此尝试,放飞自我。中间我还产生了误解,以为这正是我所喜欢,想要这么做的(虽然那段时间确实很喜欢,也想这么做)。但现在想来,这样也只是在某些方面比之前更加多地表达自己的真实情感,只不过与此同时在其中也参杂了玩笑,虚假的成分。其结果就是在油腔滑调,油嘴滑舌上越走越远,带着几分真心,几分玩笑,不停的口嗨。

然而这一定程度上,这并不能说保持本心,仍然不过是换了一层马甲的软弱罢了,本质并没有变。在很多关键的地方,仍然十分软弱,十分被动,实际上仍然是在逃避。所以很多时候仍然不敢真实表达自己的情感;仍然小心翼翼,担心自己做错了什么,伤害他人,小心翼翼。

下一步我会尝试更多地直接表述自己的喜欢与讨厌,想与不想,更加从心。但至少现在,还是做不到课题分离就是了,或许永远也不想做到这个地步,或者不敢做到这个地步。

读被讨厌的勇气感悟篇三

这本书的作者是岸见一郎(哲学家)、古贺史健(自由作家)。全书采用对话体的形式,通过青年和哲人的论辩,对阿德勒的思想展开论述。阿德勒与弗洛伊德、荣格并称为"心理学的三大巨头"

我觉得无论是哲学还是心理学,都是为"活得更好"而服务的。人们研究这个或者阅读相关的书籍绝不是为了装使自己显得高深莫测,而是为了使人类或使自己活得更好、获得人生的幸福。作者后记里也说了"哲学用只有专家才能看懂的语言叙述,这原本就很奇怪"

所以,这本书里没有太专业晦涩的词汇,每一句话都能看懂。但是,这并不意味着阿德勒的思想就那么容易被人接受。书中"青年"的困惑是我们大多数人的困惑,而"哲人"的解释完全是反常识的,可能是大多数人都没有触及过的思维,或者即使被告知了也不会接受的。

有时候我们被惯性束缚了,觉得无路可走了,不如换一个思维试试(反正都无路可走了,换个方向又不会怎样)。比如我们惯于把现在的困境归结于过去的原因,而甘愿让自己困在原地不去改变,其实这只不过是缺乏改变的勇气,是给自己的一个借口;比如我们人生的很多烦恼都自于人际关系,我们怕被别人讨厌、我们私自对别人进行干涉、我们时常和别人争斗,其实进行题分离、把他人当作伙伴能让我们的人生变得简单、轻松;比如我们不断询问自己人生的意义是什么,人生的意义就是在他者贡献中获得价值感,而他者贡献又与他人无关,不需要别人付出对等的回报、不需要别人的评价;比如我们总是给自己设立许多目标、目光总是聚焦于未,其实我们应该关注于当下,认真地过好现在的每时每刻,到某一个节点该的自然会,所谓"你若盛开,清风自"(体会一下与之不同的心境:在未设立一个目标,焦躁迫切得要实现这个目标,不仅忽视了当下的美好,甚至当下的事情都没做好)。

读这本书的过程中,多次有醍醐灌顶的感觉。心中的许多困惑和烦恼也随之解开,读罢,感觉神清气爽了许多。当然,还要付诸实践,人生才算真正意义的解锁。

读被讨厌的勇气感悟篇四

听到这样一个故事:一个男生追求一个女生,结果女生答应做他的女朋友没多久,他就觉得没什么意思就分手了。有人认为这就是一个渣男。

但是在《勇气》中,作者似乎持有不同的意见,并举了这样一个例子:父母强烈反对你所选的工作,父亲大发雷霆,母亲痛哭流涕,甚至扬言断绝父子关系。但是,作者认为如何克服这种“不认可”的感情,那并不是你的课题,而是你父母的课题。你根本不需要在意。更进一步,关于自己的人生你能够做的就是剔除掉别人给你的外在压力,选择自己认为最好的道路。别人如何评价你的选择,那是别人的课题,你根本无法左右。

按照作者这个观点,那么这个男生只是“选择自己认为最好的道路”罢了,那个女生能不能接受是她自己的课题。

最近重新思考了这个想法,关于课题分离,似乎并不能简单的选择自己认为最好的道路,还涉及到了责任的问题。比如,我们是否可以不顾责任,任由自己选择。在这个例子中,我们需要思考:女生答应做他的女朋友,是否本身就包含着某种承诺,应当承担某种责任;或者如果男生做了某种承诺,是否可以不顾这个承诺毁约。或者说这些都无所谓,毕竟最后也是他自己承担自己选择的后果。然后他就会看到这个选择究竟是不是对他自己最好的选择。如果是,那他继续,承担后果。如果不是,那么他也就纠正了自己的错误想法,按照新的自认为的正确道路前行。

读被讨厌的勇气感悟篇五

《被讨厌的勇气》已经有很多人给我推荐了,对于这本书也是一直比较好奇,之前看了前面的文字,主要是被这个对话搞的不想读下去,今天静下来去读这本书的时候还是有很多收获和启发的。

1、自我价值感

自卑的人自我价值观是非常低的,并且在人际关系当中也是有一个感觉:我要高于你,或者你高于我。这个自己也是非常有体会的,也就是老大之前说过的一句话,就是老是喜欢碾压别人,今天看到这句话的时候,还是很有感觉的,这个其实就是自我价值观低的表现。

我需要在接下来去实现:我不出众,但很平等。尤其在今天打电话的过程中是深有体会的,以前觉得挺熟悉的人,在打电话的过程中,发现了不一样的东西,原来和自己想的是不一样的,每个人都是有每个人的故事的。

其次对于身边熟悉的人,确实是挺冷漠的,接下来就是需要打破这个冷漠,就想起二阶段自己的突破夜,并且放的那首歌曲《将冰山劈开》,瞬间觉得通透的感觉,这个黄老师还是挺厉害的。

2、如果做的话,我也可以

看着别人成功,常常也会说,如果我参加了我肯定也可以获得冠军。对于别人获得成功自己也不愿意出去被人评价,更不愿意面对自己的不足。一直活在如果做的话,我也可以的假象当中。

就好像王涛教练给自己说的一句话:就是自己给自己建筑了一个豪华的坟墓,之前一直不理解,现在是有一定的理解了,并且自己也一点点放开自己了,诚实面对自己。

以后不会给自己去找如果这样的借口,诚实的面对自己最大的障碍,就是不给自己找理由。

3、根本没有向前的勇气,什么都不做就断定自己不行或是现实无法改变

·

今天在这个地方看到了,加上前段时间咨询一个朋友,始终想着下一步,这个点是最大的体会,而不是一直陷入情绪和自我否定当中。

4、人生谎言教我们学会逃避

我们之所以把别人看做是敌人而不是伙伴,是因为我们在逃避自己的人生课题。这个地方给我最大感受就是因为地方做了一件事,我们就会否定这个人的全部,尤其是在生活中,朋友向你借钱了,到约定的时间,就没有还钱,从而我们就会觉得这个人是不靠谱的。

也许这个朋友真的是遇到了什么麻烦的事,可是自己确实没有用心去跟朋友进行沟通,从而因为没有还钱这个事情,最终就失去了这个朋友,当然也确实会有一些人不还钱,只是我们需要去真正的了解事情的真相,而不是活在自己臆想当中。

就像自己做事的时候,因为这个事情没有做好,就会否定这个人是不行的,其实想象倒是挺有启发的,从而强烈推荐看这本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