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航空航天精神 学习中国女排精神心得体会(实用10篇)

小编:书香墨

人的记忆力会随着岁月的流逝而衰退,写作可以弥补记忆的不足,将曾经的人生经历和感悟记录下来,也便于保存一份美好的回忆。写范文的时候需要注意什么呢?有哪些格式需要注意呢?这里我整理了一些优秀的范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下面我们就来了解一下吧。

中国航空航天精神篇一

女排精神是什么?有很多。它是一种宝贵的体育精神,顽强拼搏,科学训练,在竞技比赛中永不放弃、永不言败。女排精神更是一种高尚的人文精神,它向我们很好地诠释了对待生活、对待工作的态度。随着中国女排重登世界之峰,相信女排精神也一定会给处于不同社会位置之中的中国人带来更多的启示与触动。那么,女排精神会给我们这些志愿者带来什么呢?从中国女排逆转巴西队、荷兰队之后,我就开始思考这个问题,特别是今天中午庆祝女排夺金、下午志愿实践之后,我决定开始试着回答这个问题,我把它概括为学会经受三个考验:

首先是要学会经受时间的考验。光阴似箭,日月如梭,这种考验更为长久,更为公正。本次中国女排夺金的灵魂人物就是主教练郎平。32年前郎平作为中国女排队员赢得奥运冠军;32年后,作为主教练再一次率队夺冠。三十二年!她用人生长度的三分之一来追求自己热爱的事业。因为她看准了,因此无论顺逆,她都义无反顾。其实,包括志愿服务在内的很多事情都是这样,时间是最公正的试金石,大浪淘沙见真金。23年前,中国青年志愿者高举起学雷锋志愿服务的旗帜,今天我们传承着光荣的志愿精神。在困境中,让我们坚持、再坚持一下;在胜利前,让我们前进、再前进一步。相信时间会证明一切,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美好社会也一定会在时光大道上等待着我们的到来。

其次是要学会经受信心的考验。信心比黄金还要宝贵,这种考验更为严峻,更为现实。这次中国女排奥运会夺金是在时隔12年(20雅典奥运会)后,再次站上奥运最高领奖台。这期间中国女排经历了什么?有成绩进步的喜悦,也有坠入低谷的苦恼,但中国女排始终没有失去宝贵的信心,一批又一批的中国女排优秀队员前仆后继、继往开来。当代中国的志愿者生逢其时,党政重视,社会支持,志愿服务前途光明,这种态势成为广大志愿者信心满怀的强大后盾。但我们也应看到,中国的志愿服务仍然处于起步阶段,志愿路上仍然有坎坷、有荆棘,仍然需要时时与信心相伴。对自己有信心,相信行善立德,志存高远;对他人有信心,相信人心向善,以心换心;对社会有信心,相信人间正道,中华梦圆。

中国航空航天精神篇二

8月21日,在本届奥运会即将收官之时,中国女排3比1战胜塞尔维亚,时隔再次获得奥运会冠军。这场激动人心的比赛通过中央电视台直播,市场收视份额占据了81%,可谓是万人空巷、万众瞩目。

女排精神是理想与实干精神的完美统一,是不断拼搏永不停歇、不断创业永无止境的完美诠释。30年前如此,30年后依然。

中国女排逆风而上,郎平的那句“什么也不要想,打好每个球”,再次给我们巨大的启发,“任凭风浪起,我自不动心”,对体育管用,对企业也一定管用。只要每一位企业家站在良知之巅,拥有一颗如如不动的中国心,不为眼前困难所动,不为流言蜚语所惑,盯住每一个“求”,中国经济何愁不兴!世界经济之巅必然可越!

我们学习并践行女排精神更有现实意义。在这个“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时代,女排精神值得我们每一个创业者和投资者学习。创业维艰、守土有责是一种常态,我们都必须具备一股永远强大的内心定力,面临困难,绝不退缩,坚持做最好的自己,特别是当下极速多变的市场环境里。

女排精神还告诉我们,当你遇到任何挫折,甚至不知道前方在哪里,不知道往哪走的时候,永不放弃,向着胜利前进!

中国航空航天精神篇三

中国:塞尔维亚

19:25

25:17

25:22

25:23

女排姑娘在等待这一天,亿万中国球迷也翘首以盼,中国队以3:1逆转获得冠军。女排姑娘克服了太多困难登顶!“铁榔头”完成执教生涯的最后一块拼图——奥运会冠军。她们值得所有赞美!记住她们的名字:

领队:刘文斌

副领队:赖亚文

教练:安家杰、郎平、包壮

医生:卫雍绩

科研人员:袁灵犀

翻译:简捷

队员:惠若琪(队长)、魏秋月、徐云丽、张常宁、颜妮、朱婷、杨方旭、袁心h、丁霞、刘晓彤、龚翔宇、林莉。

这将是一段很难被复制历史——四强的对手,先在小组赛输一个遍。然后依次挑落,夺回“本不属于她们”的金牌。“明知不会赢,也要拼了命。”

又是这样一场比赛,姑娘们已经历了两场——面对东道主巴西队,过去8年间,交手19次,连续输了18次。

“输过,没服过。”

“不能让巴西轻松过了中国这一关,不能让她们随便欺负我们。”

无人加油,全场喝倒彩,每一次发球都伴着全场嘘声和口哨。

“我们有上亿球迷在远方观战,我们从不孤单!”

最终,这支平均年龄不足24岁的中国女排,五局苦战,力克巴西队,挺进里约奥运会四强。赛后,郎平一度哽咽,挨个拥抱了队员。

含泪微笑,一言难尽。浴火重生后,是凤凰涅。

迎战荷兰,两局以大比分落后,姑娘们不急不慢,一分一分耐心追,一球一球狠狠打。

中国:荷兰

27:25

23:25

29:27

25:23

最终以3:1打败荷兰杀入决赛。

郎平再次泪洒赛场。她轻吻、拥抱或安慰着孩子们。

赛后,一位记者要求郎平用英文,尽管“铁榔头”口语流利,但还是霸气地先说起中文:“心脏都受不了,我没见过这么激烈的场面。”

强者不是没有眼泪,只是含泪奔跑。上一次郎平落泪,还是9月6日。缺少核心球员的中国女排以3:1力克日本队,第四次斩获世界杯冠军,拿到了中国三大球队伍的第一张里约门票。

那前后,她哭了两次。出征前一天,女排队长惠若琪因心脏问题无法随队出征,郎平跑到储物间偷偷哭了;夺冠后,看似平静的她泪水夺眶而出:“一度认为老天太折磨我们了,但最后老天看我们挺努力的,送给我们一个世界冠军!”

中国航空航天精神篇四

7月24日,从北仑体育训练基地回到北京,郎平没顾上回家,就直接和队员们一起回到了中国女排的驻地天坛公寓。在结束了为期半个月的封闭集训后,她们将在这里度过奔赴里约奥运会前的最后一个星期。

“老觉得现在时间不够用。”下午才刚到驻地,晚上郎平又给大家安排了录像学习——她们要通过观摩、分析过往的比赛,为8月6日第一场小组赛,与荷兰的对战做准备。

这样的学习对队员们来说,是平日里再寻常不过的功课。想到即将出征,年轻的姑娘们士气挺高。而身为主教练,没有人比郎平更清楚,她们将要踏上的是怎样一趟不寻常的旅程:小组赛中,中国队被分在了有着荷兰、美国、意大利、塞尔维亚这几支世界强队的“死亡之组”;而这支由12人组成、平均年龄不足24岁的队伍中,只有3人拥有奥运经验。

这是郎平的第4次奥运之旅。从1984年在洛杉矶奥运会上以运动员的身份夺得金牌,到、以主教练的角色先后率领中国队、美国队获得银牌,她已经不需要再向人们证明什么了。但这一次,她仍然全力以赴。

“回想起自己第一次出征奥运,仿佛就在昨天,时间过得太快。再次启程,这次奥运对我们来说是梦想更是承诺,意义可能更为重大。一起加油,姑娘们!”郎平在自己的微博上这样写道。

作为曾经的“铁榔头”,80年代女排黄金时期的代表,自4月接过帅印,郎平就肩负起带领中国女排走出低谷、重回巅峰的重任。中国女排重夺世界杯冠军,与上一次距离11年之久的冠军让人们看到新一届女排的蜕变与可能。于是,人们开始期待,这支90后的新队伍是否已经在郎平的调教之下,重回世界排坛之巅;她们的竞技和精神状态也再次让人想起老女排,以及延续已久的“女排精神”。

在里约,这些年轻的女孩,将有望开拓出女排历史上“第三个黄金时代”。

中国航空航天精神篇五

“女排精神就是以拼搏为核心、以实力为基础”。这是老女排在比赛中传达给观众的一种感觉,拼搏精神,尤其是面对强手不畏惧,不胆怯,放的开,能把实力发挥出来,能把对手拼的害怕自己,直到反败为胜。”这是我在网上搜索到的女排精神的诠释,它强调的是以实力为基础。

对于“女排精神”,郎平在夺冠后说:“我觉得不是靠讲故事或者什么心灵鸡汤能解决的,关键还是从平时的训练中就严格要求。”她强调的,也是实力。

这次奥运夺冠,与其说是中国女排精神的胜利,不如说是中国女子排球队硬邦邦的实力的胜利。这帮大长腿漂亮姑娘们经过刻骨的磨练,练就了一身过硬的本领,如郎平所说,他们的胜利跟什么心灵鸡汤没有半点关系,凭借的完全是平时严格的训练。

奥运会是世界顶尖的体育赛事,每一支队伍都代表它的国家,每一支队伍都有着无数可歌可泣的故事和拼搏奋进的精神,但比赛比的从来不是口号、不是精神、不是故事,比赛比拼的从来只是实力。

中国女排在80年代五连冠之后,跟人拼精神拼了几十年,结果经历了中国女排精神笼罩下的长时间的混沌低谷。直到今天,才又凭借过硬的实力走上了巅峰。恭喜中国女排,也希望女排精神永远的传承下去。

中国女排精神心得体会有一种精神叫中国女排

这是一场荡气回肠、惊心动魄的比赛!面对坐拥天时地利人和的卫冕冠军巴西队,年轻的中国女排在先失一局的情况下成功翻盘,硬是在近万名巴西观众的呐喊声中上演“神逆转”晋级半决赛。尽管这还只是淘汰赛,但是女排姑娘们的坚韧、顽强、无畏似乎让时光倒流,让国人再次见证了中国女排的精神力量!

“中国女排”四个字,在国人的心中蕴含着特殊的意义。35年前,当国家百废待兴追赶世界潮流、当中国人敞开国门难掩自卑的时候,中国女排自1981年到1986年开创的5连冠伟业,就像久旱甘霖,激励了一代中国人自强不息!在那个峥嵘岁月,中国女排就是民族精神的旗帜!

35年后,中国已发生天翻地覆的变化,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中国有很多方式展现国家形象和民族精神。但任凭岁月流逝,“中国女排精神”已经深深地刻在了无数中国人心里,她依然是爱国主义的象征和民族自豪感的体现。尤其是在中国三大球普遍低迷的当下,女排更是中国唯一能在普及者众、市场化高的团体竞技项目中与欧美体育强国扳手腕的。

这35年,也是中国女排历经风雨、起起伏伏的35年。

自1986年在捷克斯洛伐克夺得第十届世界女排锦标赛冠军后,随着郎平、梁艳等黄金一代选手的退役,中国女排荣耀的光环逐渐褪去。1988年汉城奥运会半决赛中负于该届冠军苏联女排,最终获得铜牌。1989年第五届世界杯,中国女排不敌苏联和古巴获季军。1990年第十一届世界女排锦标赛,还是输给苏联,卫冕失败。1992年的巴塞罗那奥运会,中国女排陷入低谷,只拿到第7名。

“铁榔头”郎平1995年临危受命担任中国女排主教练,在她的努力下,中国女排状态回升。亚特兰大奥运会,面对当时的霸主古巴女排,中国姑娘们1:3惜败收获银牌。在日本举行的第十三届世界女排锦标赛,郎平率领的中国女排依然倒在了古巴女排掌下,屈居亚军,随后郎平辞职。

中国女排在悉尼奥运会上止步八强后,陈忠和走马上任,开启了中国女排一个新的高峰。在完成了新老交替后,中国女排终于在第九届女排世界杯中以11战全胜战绩拿下冠军。从1986年到20,再次拿到世界冠军,中国女排用了时间。雅典奥运会,中国女排面对伤病的不利局面,愈战愈勇,决赛面对俄罗斯,在先失2局极为艰难的情况下,连扳3局,神奇地战胜对手,后再次夺得奥运金牌。

后,中国女排因为伤病等原因成绩出现下滑,女排世锦赛上取得第五名。北京奥运会,中国女排在半决赛中负于劲敌巴西女排,最终取得季军。

随着陈忠和交出执掌中国女排8年的教鞭,中国女排在跌跌撞撞中滑向低谷。20,主教练蔡斌率领中国女排在亚锦赛决赛上爆冷不敌泰国,导致蔡斌下课。,俞觉敏带领中国女排在世界女排大奖赛中排名第五,伦敦奥运会上中国女排意外输给了日本队,无缘四强。此后,又在第三届女排亚洲杯中不敌泰国女排卫冕失利。

郎平第二次挂帅,但她复兴中国女排之路一开始充满荆棘。20女排亚锦赛,中国女排先后负于泰国、韩国,首次无缘三甲,成为征战该项赛事38年来的最差战绩。不过在郎平的悉心培养下,中国女排的第三个“黄金时代”在逐渐形成,开始发生蜕变。

尽管世界女排锦标赛,中国女排最后不敌美国屈居亚军,但这是自19后征战世锦赛的最佳战绩。女排亚锦赛,中国女排战胜韩国,时隔4年重回亚洲巅峰。20女排世界杯,中国女排以3:1战胜日本女排,自雅典奥运会夺冠时隔后,第一次拿到世界排球三大赛的冠军,这也是郎平作为主教练所得到的第一个世界冠军。

“宝剑锋从磨砺出”,一支全新的中国女排已经开始崛起,在公布的奥运12人名单中,除了三战奥运的老将魏秋月、二进奥运的惠若琪和徐云丽之外,其余运动员全都是没有过奥运经历的“新人”。

32年前,老女排拿到了洛杉矶奥运会的'金牌;前,“黄金二代”以惊天逆转收获雅典奥运会的金牌。在里约,中国女排新生代们,能否继承前辈衣钵、再创辉煌值得期待,不为别的,只为我们从她们坚毅的眼神中看到了“女排精神”!年轻的中国女排虽然开局不利,小组赛2胜3负仅列b组第四,但晚成成就大器,女排姑娘们终于在对阵东道主巴西队时爆发,用一场振奋人心的比赛实现了绝地反击,宣告了那支世界杯冠军队伍开始回归,宣告了女排精神回归!

35年的中国女排风雨之路,其间尽管充满起伏曲折,不忘的是“女排精神”,

不论时代如何变迁,象征着顽强、拼搏、不服输、集体主义的“女排精神”永不退色,将永远激励一代又一代中国人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道路上奋勇前进。

中国航空航天精神篇六

在小组赛中,年青的中国女排先后输给荷兰、塞尔维亚、美国……面对位列小组第四、8进4直接面对东道主的极为不利局面,中国女排用智慧和行动再次诠释“刻苦奋斗、不畏强敌、绝不服输、奋力拼搏”的女排精神,绝地反击,3:2力斩巴西;再接再厉,3:1勇擒荷兰……可谓赢得荡气回肠、酣畅淋漓。接下来的决赛,胜负已不再那么重要。而更重要的是,当年那支“打不死、冲不垮、压不倒”的中国女排又回来了,国人又看到了当年的“女排精神”。

当前,长江航道改革正全面稳步推进,我们要学习女排精神,树立正确的大局观,理解改革、认识改革、支持改革、参与改革,尽心尽责,为长江经济带建设和沿江立体交通走廊的打造注入一份坚实的力量。

长江航道作为建设长江经济带的根本“依托”和沿江综合交通运输的基础,现行的体制机制与长江经济带的发展要求还不配套,还不适应,需要进一步深化改革,理顺体制机制,释放发展活力,更好地服务长江经济带发展。作为长江航道一份子的长江下游航道,经过“十二五期”的科学发展,职工道德修养和职业素养稳步提升、单位管理不断强化、12.5米深水航道维护和管理水平持续提高,上浏段数字航道建设步伐进一步加快……实践证明,脚踏实地、团结协作、敢为人先、追求卓越,是长江下游航道提升公益服务、实现“三个服务”的根本经验之一……可以说,长江下游航道精神与中国女排拼搏精神有异曲同工之妙。今天,我们正面临全面改革,我们既要学习中国女排精神,树立大局观,从整体利益出发,坚定“一切为了畅通”的核心价值;又要常思“我今天想没想工作,我今天做没做好工作,我今天抓没抓好管理”,真正“做好、做实、做精”本职工作,为长江经济带建设和国家战略的实现提供有力支撑。

精神在,力量就在,希望就在,胜利就在。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搜索文档

中国航空航天精神篇七

全体党员都要向女排学习:无私奉献精神;团结协作精神;艰苦创业精神;自强不息精神!商会党支部作为一个团队,一个集体都该要有这种精神。

其实,每一名党员都有一种女排情怀。对于共产党员来说,中国女排是值得学习的楷模,女排精神的内涵更是在很多优秀的共产党人身上得到了很好的体现。从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无数共产党人在反抗外来侵略和国内压迫中抛头颅洒热血;无数共产党人在和平时期为了国家富强和民族繁荣不畏艰苦无私奉献。他们的精神动力,来自于内心深处坚定的共产主义信仰,来自于无法割舍的爱国情怀,对于祖国和人民的爱戴。女排姑娘们在赛场上的顽强拼搏,在赛前无数日日夜夜的辛勤汗水,来自于和共产党人一样的爱国情怀。

在今后的学习中,要结合实际,把“无私奉献,团结协作,艰苦创业,自强不息“的女排精神化为实实在在的行动。女排精神不仅是女排的历史遗产,同时也是值得每位党员认真学习并践行的精神财富。

中国航空航天精神篇八

随中国女排勇夺雅典奥运金牌的刘亚男,如今已经是辽宁省排球管理中心的副主任,昨天谈到中国女排重夺奥运冠军时激动地说:“女排的团结精神一直传承了下来,这个球队一直是能打胜仗的集体。”

刘亚男表示:“这届女排真的很不容易,小组赛表现不好,及时地进行了调整,淘汰赛越打越好,特别是每到关键时刻都能咬紧牙关,顶住压力,最终夺冠。我觉得中国女排能够时隔再夺奥运冠军,靠的还是女排精神的传承,这是一个团结的集体,一个能打胜仗的集体。30多年了,中国女排的队员换了一批又一批,但这个集体光荣的传统没有变。每次国家队集训,我们的第一课都会是爱国主义教育,这就是球队的精神所在。”

谈到本届里约奥运颜妮和丁霞两位辽宁运动员的表现时,刘亚男说:“丁霞决赛中出任主力二传,她心理素质非常好,敢打敢拼,应该说在决赛中起到了非常关键的作用。颜妮在决赛中尽管没出场,但她在之前的四分之一决赛和半决赛中都有非常出色的发挥。还是那句话,中国女排是一个团结的集体,每个冠军的获得都是全队每个人的付出所得,大家都是功臣。”

中国航空航天精神篇九

里约奥运会进行了女排决赛,中国女排战胜塞尔维亚队,夺得金牌,塞尔维亚队夺得银牌。这是中国女排历史上第三次夺得奥运金牌。

当最后时刻替补上场委以重任的张常宁,成功的发球过网后急坠破坏了对手的一传,惠若琪的探头给塞尔维亚人致命一击之时,如你,如我,如电视机前13亿中国人,都会发出歇斯底里的咆哮,人说看中国女排需要一颗大心脏,坚持着看完里约奥运决赛,发现自己已经不再紧张,更多的是热泪盈眶!

当伦敦奥运中国女排2-3被日本挡在四强之外时,那时的女排跌入谷底,我们以为还要等待下一个20年。

幸好,我们有郎平,这个30年中国人永远兴奋的女排图腾!她上任后,给中国女排带来了全新一代的“朱袁张”组合,你能想象一支在伦敦仅仅进入八强的球队,仅仅用了三年的时间就站上世界之巅吗?年世界杯夺冠——这竟然和郎平此前给出的时间表完全重合,在她连续发掘了朱婷、袁心h和张常宁、龚翔宇之后,给出了这支女排出成绩的时间表就是2015年!

真的,除了这个团队,没有别的任何一支球队能够配得上“精神”二字——请记住,她们的名字叫中国女排,她们30多年来激励国人的叫“女排精神”。网上流行的一句话:“哪有什么洪荒之力,不过是在咬牙坚持。”在这个网络化、娱乐化充斥的时代,我们更需要女排精神的归来。

郎平说:“女排精神不是赢得冠军,而是有时候知道不会赢,也竭尽全力。是你一路虽走得摇摇晃晃,但站起来抖抖身上的尘土,依旧眼中坚定。”我们的生活也是如此,不是目标太难,而是你还不够努力!加油,每一天!

女排精神常在,共筑泰山不屈斗志!

更多学习中国女排精神心得体会

中国航空航天精神篇十

8月20日,在2016年里约奥运会女子排球决赛中,中国队以3比1战胜塞尔维亚队,夺得冠军。这是中国女排在颁奖仪式后庆祝。

在位于北京东城交道口街道的一处普通居民小区里,每逢周末,院子里总是聚集着三五成群的退休老人共议退休前的峥嵘岁月。而在这个周六,居民小区的院落却安静得出奇。当中国女排拿下决赛的最后一分勇夺冠军时,从许多户人家的窗户中传出阵阵欢呼。这些年逾七旬的老人在共同见证这伟大时刻。

在清华大学,开学后即将升入大二的韩储银与留校同学一起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