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共建绿色家园倡议书(大全5篇)

小编:笔砚

人的记忆力会随着岁月的流逝而衰退,写作可以弥补记忆的不足,将曾经的人生经历和感悟记录下来,也便于保存一份美好的回忆。那么我们该如何写一篇较为完美的范文呢?以下是我为大家搜集的优质范文,仅供参考,一起来看看吧

共建绿色家园倡议书篇一

共建绿色家园

近期,浮来山镇中心小学根据莒县环境综合整治办公室印发的《春节期间集中开展城乡环境综合整治活动实施方案》的要求,结合学校实际,围绕“保护校园环境,共建绿色家园”的主题活动,集中开展环境卫生综合整治工作,经过近阶段的治理,已初见成效。

一、加强领导,明确责任。为做好学校环境卫生综合整治工作,学校制定整治方案,明确管理目标,成立环境卫生综合整治领导小组,并且明确责任分工,切实担负起组织、指导、协调、宣传、检查等各项职责。

二、广泛宣传,抓好结合。学校把宣传教育贯穿于综合整治工作的始终,利用校园网、校园广播等形式,将综合治理的意义,工作中的典型报道宣传出去,为环境综合治理工作的开展创造了一个良好的舆论氛围。

三、突出重点,全面开展环境卫生综合整治工作。结合校园卫生大扫除活动,组织师生对校园以及周边环境进行了集中清理,使校园环境焕然一新,确保学生有一个清新怡然的学习场所。

四、强化措施,建立长效机制,促进学校环境卫生综合整治工作全面开展。倡导广大师生从身边做起,从现在做起,为推进整洁和谐校园的创建起到积极的推进作用。

通过近阶段的共同努力,学校人文环境得以明显提升,师生学习环境更加清新宜人。(许伟明 张晓广)

共建绿色家园倡议书篇二

青山不老树为本,绿水长流林是源。森林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人类离不开森林,森林更需要人类的保护。毁林开荒、乱砍滥伐,使我国本来就不多的森林资源破坏非常严重。火灾、虫灾等也加剧了对森林的破坏。面对森林资源的严重不足,对现有森林资源的保护就日益重要。建设节约型社会,对林业来说,首先是保护好森林资源,第二是科学规划和布局,合理经营和利用好森林资源。加强木材的综合利用和林地的综合利用,延长木材使用寿命。提倡节约消费,加强回收利用,发展循环经济。下面是我个人对森林资源保护的一点浅见,如下:

保护森林资源,要建立和完善林业机构,加强林业法制宣传教育

1.1 健全森林法制、加强林区管理。要管好林业,首先要建立和完善林业机构;二是加强林业法制宣传教育;三是严格森林采伐计划、采伐量、采伐方式;四是严格采伐审批手续;五是重视森林火灾和病虫害的防治;六是用征收森林资源补偿金的方法,加强森林保护。这对林区的百姓来说,应该转变过去“靠山吃山”的观念。“靠山吃山”的陈旧观念根深蒂固,祖祖辈辈习惯上山砍树,不习惯搞综合开发和林木深加工,因此乱砍乱伐根本没有羞辱感,更谈不上法律意识。山上的森林不只是“祖先”只传给你的,还要留给子孙后代的。如果现在把树木砍伐光了,山秃了,水土流失就会日益严重,就会发生洪涝灾害,就会留给我们惨痛的历史甚至生命的代价。

1.2 以法兴林,切实抓好森林资源保护管理。保护森林资源,改善生态环境,是生态建设的主要目标,也是林业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正确认识和统筹好保护与发展的关系,牢固树立保护就是发展的观念,坚持建设与保护并重、数量与质量并举,认真贯彻落实《森林法》、《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林业发展的决定》等林业政策法规,严格执法守法,严格依法行政,依法坚决制止乱排乱放、滥砍滥伐、毁林开荒和乱占耕地、林地、绿地的现象,切实维护森林资源安全和林区社会稳定,不断巩固生态建设成果。加强执法队伍建设,全面提高执法人员的整体素质和依法行政水平,造就一支作风过硬、业务熟练、清正廉洁、严格执法的林业执法队伍,真正做到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

1.3 要深入村屯、副业点进行法律法规宣传工作,真正把心思放在干事业上,把精力用在抓落实上,真正从源头上做工作,才能做到人与自然发展。只有通过宣传学习法律法规,转变村民靠山吃山的传统观念,不断增强村民的法律意识,提高村民对森林生态功能和社会效益、生态效益认识的重要性,才能从源头上杜绝破坏森林资源的违法行为,切实做到科学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1.4 是要加大对管护林场基础设施建设资金投入,才能适应新时期护林工作的管理建设。只有加大对林场护林站点、护林道路、交通工具、护林监测设备等基础设施设备的投入,解决林场长期以来基础设施落后、工作环境差、护林交通工具不足等问题,才能把护林工作真正做到科学发展,科学保护,才能确保森保工程成效。

在保护森林资源的同时,制定并实施多项林业生态工程计划,大力植树造林,保护生态环境;大力实施提升森林资源储备和促进生态修复为主的林业工程项目。大力更新造林,封山育林,尽快恢复和重建被破坏的天然林生态系统,在不断扩大森林面积的同时,注重森林生态结构的改善和功能的增强。

保证生态、经济、环境三者协调发展

对森林资源保护,重点开展对森林生态系统生态效益、经济效益、环境效益三者之间关系研究。特别是在取得经济效益的同时注意改善生态状况,力求生态、经济、环境三者之间相对协调发展。最重要的是提高民众对森林生态系统功能的认识,强化人类生存环境意识,一些地方天然植被遭到破坏,其防风固沙、调节气候、涵养水源、繁衍物种等生态功能大大削弱。

有效调和两种对立关系

一、森林资源分布情况

森林资源是林地及其所生长的森林有机体的总称。这里指以林木资源为主,还包括林下植物、野生动物、土壤微生物等资源。林地包括乔木林地、疏林地、灌木林地、林中空地、采伐迹地、火烧迹地、苗圃地和国家规划宜林地。森林可以更新,属于再生的自然资源。反映森林资源数量的主要指标是森林面积和森林蓄积量。森林资源是地球上最重要的资源之一,是生物多样化的基础,它不仅能够为生产和生活提供多种宝贵的木材和原材料,能够为人类经济生活提供多种食品,更重要的是森林能够调节气候、保持水土、防止和减轻旱涝、风沙、冰雹等自然灾害;还有净化空气、消除噪音等功能;同时森林还是天然的动植物园,哺育着各种飞禽走兽和生长着多种珍贵林木和药材。据2005年全球森林资源评估结果,2005年全球森林面积39.52亿公顷,占陆地面积(不含内陆水域)的30.3%,人均森林面积0.62公顷,单位面积蓄积110立方米。全球森林主要集中在南美、俄罗斯、中非和东南亚。这4个地区占有全世界60%的森林,其中尤以俄罗斯、巴西、印尼和民主刚果为最,4国拥有全球40%的森林。

联合国环境规划署报告称,有史以来全球森林已减少了一半,主要原因是人类活动。根据联合国粮农组织2001年的报告,全球森林从1990年到2000年每年消失的森林近千万公顷。虽然从1990年至2000年的10年间,人工林年均增加了310万公顷,但热带和非热带天然林却年均减少1250万公顷。南美洲共拥有全球21%的森林和45%的世界热带森林。仅巴西一国就占有世界热带森林的30%,该国每年丧失的森林高达230万公顷。根据世界粮农组织报告,巴西仅2000年就生产了1.03亿立方米的原木。

又据世界粮农组织报告,俄罗斯2000年时拥有8.5亿公顷森林,占全球总量的22%,占全世界温带林的43%。俄罗斯上个世纪90年代的森林面积保持稳定,几乎没有变化,2000年生产工业用原木1.05亿立方米。中部非洲共拥有全球森林的8%、全球热带森林的16%。1990年森林总面积达3.3亿公顷,2000年森林总面积3.11亿公顷,10年间年均减少190万公顷。

东南亚拥有世界热带森林的10%。1990年森林面积为2.35亿公顷,2000年森林面积为2.12亿公顷,10年间年均减少面积233万公顷。与世界其它地区相比,该地区的森林资源消失速度更快。

二、森林资源减少的主要因素

森林资源减少受诸多因素的影响,比如人口增加、当地环境因素、政府发展农业开发土地的政策等,此外,森林火灾损失亦不可低估。但导致森林资源减少最主要的因素则是开发森林生产木材及林产品。由于消费国大量消耗木材及林产品,因而全球森林面积的减少不仅仅是某一个国家的内部问题,它已成为一个国际问题。毫无疑问,发达国家是木材消耗最大的群体。当然,一部分发展中国家对木材的消耗亦不可忽视。非法砍伐森林是导致森林锐减的另一个十分重要的因素。据联合国粮农组织2002年报告,全球4大木材生产国(俄罗斯、巴西、印尼和民主刚果)所生产的木材有相当比重来自非法木材。

三、滥伐森林的后果 森林滥伐是世界各地都存在的普遍现象,在今后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难以根本改善。历史上地球的森林总面积达76亿公顷,19世纪减少到55亿公顷,1980年则减少到43.2亿公顷。目前全世界每年损失森林面积1800至2000万公顷,如果这种毁灭性的砍伐不加制止,不到2200年,全世界的森林将丧失殆尽。

森林滥伐在不同地区不同时期表现得特别明显,所造成的影响也特别严重。全世界热带雨林的40%已经被毁,热带雨林是世界上动植物种类最丰富、组成结构最复杂的生态系统,它的破坏对全球环境造成极为恶劣的影响。非洲撒哈拉地区是全球著名的干旱带,生态结构十分脆弱,而当地的毁林与造林之比为29:1,作为生态系统主体的森林被破坏,使整个撒哈拉地区的生态环境加速恶化。包括阿拉斯加以南的北美最大的温带针叶林,正在迅速消失,其速度甚至比南美的热带雨林消失得还要快,严重地威胁着当地的一些特有的鸟类、两栖类和珍花异草的生存。2005年埃塞俄比亚一地方通讯社报道说,在埃首都亚的斯亚贝巴以南约500公里的索罗地区,由于森林遭到过度砍伐,吉布河谷甚至闹起了旱灾,狮子所赖以生存的栖息地遭到破坏,一群狮子走出森林,频频袭击当地农民和他们饲养的牲畜,甚至闯进村落吃人。据埃塞俄比亚警方称,这个狮群已经咬死并吞吃了20名村民,造成另外20人受伤,还吃掉了至少70头牛。根据一份警方声明,这些袭击已经迫使至少1000人逃离家园。可见森林过度砍伐是酿成狮子吃人悲剧的根源。森林破坏不仅造成巨大的直接损失,而且还能产生严重的环境恶果。它首先可使自然灾害在更大的范围内更加频繁地发生。在大江大河的中上游地区,森林被砍伐,使陡峭坡地上没有保护的表土加速侵蚀,水库淤塞,昂贵的水力发电站工程的使用年限大大缩短。同时引起下游地区的洪水泛滥。近几年来,孟加拉国、印度、苏丹、泰国以及中国相继发生严重的水灾,给灾区人民的生命财产及经济建设造成严重的损失。如印度北部山区由于森林资源全部被砍光,引起1978年的特大洪水,结果造成两千多人被淹死,4万头牲畜被冲走的惨剧。

森林锐减也能引起干旱或导致干旱加剧。干旱化目前严重限制着许多国家和地区的经济发展。它造成粮食减产,威胁着千百万人民的生命。非洲大陆的森林目前已减少一半,使长达十几年的持续干旱更加严重。干旱使20多个国家出现饥荒,夺去了上百万人的生命,成千上万的人背井离乡,1.5亿人的日常生命受到威胁。据有关统计,我国农作物平均受旱面积达3亿多亩,成灾面积达1.2亿亩,每年因旱减产平均达100~150亿公斤,每年由于缺水造成的经济损失达2000亿元。

森林破坏导致了土地沙化的进程加快。土地沙化的迅速扩展更导致了生态环境的恶化,威胁着人们的生存和发展的空间。内蒙古的阿拉善盟是2000年几次沙尘暴的沙源地。200多年前,这里曾是英雄的土尔扈特蒙古族人浴血东归之后的生息地,这里曾有“湍急不息”的居延海和水草丰美的绿洲。然而,如今在土地沙化的长期作用下,这里成了9万多平方公里的戈壁、8万多平方公里的沙漠。内蒙古呼伦贝尔盟和黑龙江西部松嫩平原草原曾经都是水草丰美的牧场。现在草原的退化和萎缩却日益成为困扰这两地区的头号问题。如今,呼伦贝尔盟全盟共退化草原面积达5000多万亩,占全盟可利用草原面积的30%。草原退化给当地自然生态环境带来严重影响,草牧稀疏低矮,产量锐减,优良牧草消失,低劣杂草大量侵入,草场质量变劣,裸地增加,土壤蒸发量增大,致使小气候旱化,鼠害大量发生。从森林到草原,从乡村到城市,我们无不听到绿色的呼救。随着人类将斧头伸向森林,人类也把斧头伸向了自己。当人们向草原迈出掠夺的脚步时,人们也把自己引上了灾害之路。

森林是大气中二氧化碳的重要吸收者,森林的减少无疑会减少二氧化碳的吸收,促使温室效应更加明显,全球变暖加快。据研究,上世纪八十年代的10年里,因森林减少使大气中增加的碳达16亿多吨。由于气温上升,一些地区容易出现极端性的天气现象,干旱洪涝、季节性风暴等灾害将有所增加,森林火灾及病虫害更频繁发生,如1990年1月,澳大利亚西南部遭到气温高达43℃的热浪袭击,引起大面积的丛林火灾。

森林锐减严重威胁着地球生物的多样性。生物多样性就是地球上存在的所有动物、植物和微生物,它们每个个体所拥用的基因以及由此形成的错综复杂的生态系统。通常包括物种多样性、遗传多样性和生态多样性三层含义。随着森林锐减和土地被人类拓居和开发,世界上大部分地区的野生生物已经减少。估计地球上有500~1000万个动、植物种,其中大约160万个种是已知的(即指经过科学鉴定,已被分类命名的物种)。由于人类活动造成的环境恶化,上世纪末已经有将近20%的物种灭绝,如果按目前的破坏速度继续下去,那么在50年的时间里,一半以上的物种将要消失,这将是一个不可估量的损失。2006年新华社每日电讯报道说,印度德里大学研究人员调查认为,由于砍伐过于频繁,那些生长在世界海拔最高的区域——喜马拉雅山区的森林正在逐渐消失,估计到本世纪末,当地1/4的动植物物种将会因此灭绝。

四、保护森林资源的措施

1、缔结国际森林公约。众所周知,森林在地球陆地生态系统中的巨大作用是不言而喻的。然而,国际社会对森林的重视程度特别是在政治高度上却远远不够。虽然自1992年在巴西里约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上签署《森林问题原则声明》以来,在联合国可持续发展委员会下分别于1994和1997年成立了政府间森林工作组和政府间森林论坛,2000年联合国成立了联合国森林论坛,但成效十分有限。缔结森林公约既可唤醒各国人民更加珍惜弥足珍贵的森林资源,加倍爱护森林爱护树木;又可强化各国对林业工作的重视,加大对林业的投资,促进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提供先进的林业技术等;同时还可利用国际立法的方式来规范林业活动特别是伐木行为,以拯救日益减少的森林资源。

2、改变生产和消费方式。森林虽具可再生特点,但也经不起人类的大肆掠夺。10年来,森林资源锐减的一个重要原因即是发达国家与可持续发展相悖的生产和消费方式。发达国家是国际木材市场的最大买家,亦即最大的消费源;如果按人均计算,发达国家更高出发展中国家的若干倍。当然,发展中国家也有必要逐渐改变非持续的生产与消费方式。比如,发达国家风行、发展中国家存在的一次性筷子消费现象每天就消耗掉无以数计的木材。

中国资源匮乏,其中以森林资源最为紧缺,在建国初期拥有112亿立方米,几十年来因为人口膨胀、毁林造田而砍伐了100亿立方米,剩余的12亿仅够维持6年。(中国煤炭剩余储量900亿吨,可供开采不足百年;中国石油剩余储量23亿吨,可供开采14年。)

我国国土面积960万平方公里(折合143.9928亿亩),约占世界总量的7%,人口13亿,约占世界总量的22%,而森林面积仅占世界的4.6%。我国森林总面积15894.1万公顷(折合23.94亿亩)

林木总蓄积量不足世界总量的3%

森林蓄积量为112.7亿立方米

森林覆盖率为16.55%,排世界第142位

人均森林面积0.128公顷,只有世界平均水平的1/5,排世界120位

人均森林蓄积量9.048立方米,只有世界平均水平的1/8,排世界第121位

年人均消费木材0.22立方米,而世界平均水平是0.65立方米,比我国高近3倍多,差距十分明显。

由于多种原因,土地沙漠化、水土流失、水灾、旱灾等生态问题十分严重,生态建设任重道远。目前全国荒漠化土地面积367万平方公司,占国土面积38.2%,而且每年以3436平方公里(相当于一个中等县的面积)的速度在不断扩展,总体上仍呈恶化趋势。我国水土流失面积267万平方公司,占国土面积的27.8%,每年还在以100万公顷的面积增加。

共建绿色家园倡议书篇三

老师们,同学们!

大家上午好!今天我讲话的题目是《争创绿色学校,共建和谐家园》。同学们,有一句非常有名的公益广告词是这样说的:“别让眼泪成为地球上的最后一滴水”,从语言的角度看句子很美,但内容看意味深长,令人深省,它在警示我们要保护环境,保护地球!因为人类只有一个地球,如今的地球已经不堪重负了,人们在忧虑中达成了普遍的共识,营造绿色地球已经成为全人类的共同理想,寻找绿色的体验也逐渐成为人类共同的心声,营造绿色地球需要每一个世界公民的努力,需要我们从自己做起,从身边小事做起。

当前,我校正在积极创建“江苏省绿色学校”,今天的国旗下讲话,就是希望大家从保护人类生存环境、传播绿色理念、营造绿色地球的高度来认识、了解、宣传、参与“江苏省绿色学校”的创建。

老师们、同学们,可能很多人会认为“绿色学校”就是环境优美的学校,是一眼望过去绿树环抱、草色青青、鸟语花香的校园,这种理解是片面的。绿色学校的理念,不仅包括单纯的客观的看得见的'绿色的校园环境,还应包括主观的看不见的人的种种绿色的心态和环保的意识。因此我们要树立良好的环境道德观念,形成良好的保护环境的行为规范,要具有较高水平的环境素养,。

老师们要积极传授绿色知识,启迪绿色创新思维,贯彻绿色价值观念;同学们要积极培养绿色思想品质,训练绿色劳动技能,养成绿色行为习惯。更希望大家把绿色的理念和环保的意识落实到行动中去,从我做起,从身边做起,从小事做起。学习环保知识,参与环保实践活动;传播绿色理念,追求绿色时尚;珍惜资源,崇尚节约;提倡绿色生活,享受健康人生。

老师们、同学们,环境保护意识的高低反映着一个人的素质,更是衡量一个国家和民族文明程度的一个重要标志!我们应当树立起时代的责任感,心系全球,立足校园,着眼身边,“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来保护环境,培养我们的绿色意识。

同学们:为了心中的那抹绿色,用我们的双手,用我们的热诚,将绿色的希望绵延下去。相信有了你我的参与,我们的校园一定更加美丽,我们的地球一定会更加美丽!我的讲话完了,谢谢大家!

共建绿色家园倡议书篇四

维护碧水蓝天。

珍惜每一滴水

也是人类巨大的财富。严重缺水已经成为危害人类的四大危机之一。仅是国就已有110多个城市面临着严重缺水的问题。知道吗?现在已有四分之一的水不适合鱼类生长,生命之河是无限的但水资源是无限的水是珍贵的自然资源。有995%水不能直接饮用,这是多么可怕啊!

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和经济的发展,随着人口的增长。水资源耗量巨增,而可用水在日益减少,这中间,约有10亿人喝不到清洁的水,那么,造成水污染的原因到底是什么呢?这主要是工业排放的污水、二氧化硫体、农业生产化肥和城市污水。

那么,同学们如果我还不珍惜水资源。最后一滴水将是眼泪,为了自己,为了他人,请珍惜每一滴水吧!

节约用电

将无法工作,没有电。无法学习,甚至无法生活。节约用电,就是让伸手不见五指的黑暗远离我节约用电,就是让我生活有了保证;节约用电,就是为我前进的道路上点燃一盏灯;节约用电,就是让整个世界充满光明!

建设环保绿色家园创建环保模范乡村。

拯救地球就是拯救未来。许许多多的劳动人民用他汗水和心血为人类创造了美好的生活环境。善待地球就是善待自己。

共建绿色家园倡议书篇五

今年的6月5日,是第35个世界环境日。联合国大会已经确定20xx年为“国际沙漠和荒漠化年”。为了遵守惯例,同“国际沙漠和荒漠化年”主题保持一致,选择“沙漠和荒漠化”作为今年世界环境日的主题,以突出强调这一人类所面临的紧迫环境问题。

当我们从繁忙的学习中抽身投入到大自然的怀抱,我们发现我们的大自然母亲已经变了模样——群山光秃秃的;水塘变成泥浆坑;小河捞不到鱼和虾……让我们看得更大一些,更远一点吧!据科学家统计:中华民族的摇篮--黄河,近两千年来决口一千五百多次,改道二十六次,给两岸的人民带来深重的灾难。为什么会这样呢?这意味着什么?这意味着我们如果不及时保护环境,珍惜我们的地球家园,美丽的地球家园将会连同人类自身一同消灭掉! 地球因为有了人类而日益繁华,地球也正因为有了类而逐渐走向衰亡。人类正在用智慧扼杀自己赖以生存的地球。这是多么可怕的事实啊! 所以我们要大声的呼吁:我们要保护环境!

保护生态环境,没有全社会的参与很难成功。青少年是民族的希望和未来,是生态环境建设的生力军。让我们带动更多的人们行动起来,从自己做起,从小事做起,保护生态环境,共建文明家园。 同学们,开始行动吧!净化校园环境,为创造和谐美好的绿色校园而努力奋斗吧! 为了保护我们赖以生存的共同家园——校园。我们以虔诚的声音呼唤生命的绿色——为了让大地山青水秀,为了让家园绿树蓝天,让我们小手拉小手,让我们小手拉大手,加入“呼唤绿色”行列,保护绿色家园。今天播下一份绿色种子,明天收获一片蓝天绿地!行动起来,从我开始!行动起来,从现在开始!

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