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慢性非传染性疾病计划书 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工作总结(优质5篇)

小编:BW笔侠

制定计划前,要分析研究工作现状,充分了解下一步工作是在什么基础上进行的,是依据什么来制定这个计划的。我们该怎么拟定计划呢?下面我帮大家找寻并整理了一些优秀的计划书范文,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慢性非传染性疾病计划书篇一

我校在xx镇卫生院和东坡区疾控中心大力支持下加强对慢性病预防控制工作力度,充分履行慢性病预防控制职能,保障了学校教师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现将本年度工作总结如下:

一、认真落实慢性病防制指导思想。

我校慢性病工作在xx镇卫生院和区疾控中心的具体指导下深入校园,大力开展慢性病防制工作,以高血压、糖尿病为重点,结合控烟、控酒、饮食干预等措施,积极开展健康宣教与促进,降低人群主要危险因素,有效地控制我校教师慢性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

二、强化慢性病防制知识网络工作。

为了加大信息工作力度,提高信息数量和质量,提升学校整体形象,推进慢性病防制的规范。成立慢性病防控工作小组。从分管领导到各个处室,宣传教育深入教师学生之中。积极落实慢性病防制工作的计划,开展各项慢性病防制工作。形成了一个全员参与的网络,通过健康课和专题讲座,对各种慢性疾病知识有了充分的了解。

三、定期开展师生体检,及时发现慢性病隐患。

我校在东坡区政府的关怀下,近年均对在岗在编教师和离退休教师进行体检,先后发现高血压,癌症病人共4人次,及时进行治疗康复。对学生进行体检,及时发现近视、龋齿、沙眼等。对先天性心脏病学生患者,告之家长,已在华西医院手术治疗,康复后回校上课。

四、求真务实,科学防治,全面落实慢性病预防控制工作。

1、开展学校主要慢性病的健康教育,举办讲座、咨询等活动,发放教育宣传资料,制作慢性病防制健康教育黑板报和专栏。

2、进一步加大慢性病健康教育力度。以二病防治知识为重点,利用“3.24世界防治结核病日”、“4.26全国疟疾日”、“10.8全国高血压日”、“11.4世界糖尿病日”、“12.1艾滋病日”等宣传日,组织开展多种形式的宣传教育讲座活动,普及防病知识。

3、加大校园内控烟力度。

五、工作体会。

我校慢性病防制工作的进行,每位参与人员共同努力协调。不仅是我校组织形式的完善,更需要学生家长和镇卫生院的配合。在改善学校教师健康知识,健康行为的同时提高教学人员健康素养,从而推广到全校。影响教育学生、家长等。

但也存在不足之处,队伍建设有待整体提高,缺少专业校医,工作力不从心,教职工中少数人吸烟已上瘾,在专门时空听抽未养成习惯。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将进一步加强学校教师相关疾病知识素质培养,努力开创慢性病预防控制工作和健康教育的新局面。

2014年3月

慢性非传染性疾病计划书篇二

一年来,我科在慢病院的正确领导下,按照年初工作计划和要求,认真做好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防治工作,现将全年工作总结如下:

一、加强领导,提高认识

随着人民群众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如高血压、糖尿病等慢病严重威胁着中老年人的健康,导致一些群众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现象时有发生,严重影响人民的身体健康,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为此,我院高度重视,充分认识到该项工作的重要性、必要性,成立了慢性非传染性疾病防治科,设专职慢病防治人员,并分工明确,职其所能,并制订详细工作方案与具体落实措施,积极开展慢病防治工作。

二、加强培训,提高技术水平与工作能力

慢病防治是一项专业技术性较强的社会系统工程,通过举办一期全县专(兼职)基本公共卫生管理人员学习培训班,使参训人员在慢病防治理论上有新的提高,基本技能有新的进步,能指导慢病防治工作的顺利开展。

三、大力宣传,普及慢性病防治知识

地营造宣传活动氛围,让“全民健康生活方式行动”和“吃动两平衡,健康一辈子”的理念深入人心,路人皆知。同时还利用电视、广播等新闻媒体,传播健康生活方式理念,预防高血压、糖尿病知识,不断提高居民预防和控制高血压和糖尿病的意识和能力。通过大规模的宣传活动,达到了促使人们了解慢病防治知识,增加自我保健能力,促使人们自觉采纳适于慢病控制的行为与生活方式,增强个人与全社会参与慢病控制,提高全民整体健康水平的目的。

四、积极开展慢性非传染性疾病人群普查工作

通过普查及测算,全县35岁以上高血压患者在约有1.5万人,糖尿病患者大约有2000人;老年人保健6万人,并建立健康档案和开展项目服务。

五、今后工作要点:

1、定期开展检查督导;

2、按照要求对服务对象进行随访管理;

3、完善服务对象健康管理;

4、定期依时汇总上报资料、表册;

5、加强经费管理,落实专款专用,保障经费到位。

二0一0年十二月三日

慢性非传染性疾病计划书篇三

一、有针对的开展健康教育

等;制作宣传资料汉哈两种语言51种印刷品:如:慢性病防治手册、2015年哈密地区惠民政策、老年人中医健康管理、健康生活方式宣传手册、儿童中医保健、健康生活与健康理念、疾病 预防宣传手册(汉哈)等。

2、在医院内共设置健康教育宣传栏 2处,定期更换宣传栏内容,一年来共出刊12期;内容有:春季疾病的预防知识、哮喘的预防知识、肺结核的预防知识、高血压的症状治疗及注意事项、中老年人中医保健、中医秋季养生知识等。在门诊室及药房放置各种宣传资料以方便居民取阅,宣传资料内容实用、通俗易懂;在医院输液室配置“好医生”播放器播放影像资料,每日不少于4小时、累积播放1300多小时。

3、利用“2015年卫生计生纪念日”定期为居民开展健康知识宣传咨询,向广大居民传播健康卫生知识。通过各种形式,多渠道、全方位的开展健康教育宣传活动。如在5.15碘缺乏日、10.10精神卫生日等特殊节日组织医务人员去步行街人群密集的地方举行健康教育宣传活动,同时发放各种宣传资料2000多份,发放宣传品 2000多件,免费咨询达2000多人次,免费义诊500人次,免费测量血压1000人次。

4、开展有针对性的健康教育讲座 9期,重点以老年人、慢性病患者等进行开展讲座、开健康教育处方、散发宣传资料。进一步提高辖区居民健康素养综合水平,接受教育人数300多人、发放资料800多份、宣传品300多份。

二、慢病的管理预防

1、在门诊建立35岁首诊测血压,针对高血压高危人员进行健康指导。

2、对慢性病人进行健康档案管理,定期随访,指导生活习惯,用药调整。如高血压的管理,争取管理率达标,认真管理。高血压的分级管理:一级三个月随访一次,二级两个月随访一次,三级一个月随访一次。教会患者自测血压,作好血压的监测,预防并发症的发生和发展。糖尿病的管理;作好随访工作,指导患者自测血糖,以及用药注意事项,饮食的调控,运动指导。

三、慢病的康复;积极有效的临床措施,功能训练等。在2015年10月我院搬入新办公楼,新增加了患者功能康复室,有康复器材滚桶、站立架、助行器、轮椅、双拐、沙袋组合等以供广大患者使用。

今后在慢性病的防治过程中,我们要不断的总结经验,加强业务学习和提高服务能力,用社区卫生服务工作者的辛勤努力换取百姓的健康。

巴里坤城镇卫生院 2015年11月8日

慢性非传染性疾病计划书篇四

一、设专(兼)职人员管理慢性病工作,建立辖区慢性病防治网络,制定工作计划。

二、对辖区高危人群和重点慢性病定期筛查,把握慢性病的患病情况,建立信息档案库

三、对人群重点慢性病分类监测、登记、建档、定期抽样调查,了解慢性病发生发展趋势。

六、建立相对稳定的医患关系和责任,以保证对慢性病患者的连续性服务.功市日)夏

一、坚持定期走访村(居)委会老年人,至少每3个入户走访一次辖区登记在卡的老年人、及时掌握老年人变化情况,见面率达9f1%以上。

二、对新出院老年患者的第一次随访,根据疾病的分期,对患者及家属进行康复治疗指导,完整填写相关随访记录。

三、对疾病期、波动期、人在户不在、户在人不在的老年病人进行随访,了解病人的病情一变化、治疗情一况、去向,填写随访记录。

四、指导老年一患者按时服药,观察患者可能出现的药物副反应,动员老年人参加村(社区)组织的健康活动。

五、随访期间发现生活困难,符合免费服药治疗标准的老年患者,与有关部门协商,使患者享受免费药物治疗。

老年保健工作制度

一、设专〔兼)职人员负责老年保健工作,建立网络制定工作计划

四、对患有慢性病的老人进行管理进行饮食、运动、合理用药、合理就医指导

五、对于高危行为老人,进行健康指导、进行行为危险因素干预。

六、开展多种形式的健康教育,对老年人进行疾病的预防、自我保健、常见伤害预防、自救和他救等指导。

漫性病监测制度

一、公共卫生管理科全面负责慢性病监测管理工作口科主任为本辖区相关业务的管理者和监督者、各经管医生是慢性病的报告责任人。

二、报告范围:高血压、搪尿病。

三、接诊医生发现确诊的上述二种需要报告的病例,定期内向公共卫生管理科报告,公共卫生科收到报告一卡、审核合格登记后,及时向市疾控中心报出卡片。

四、各种表卡填写要完整,字迹要清楚,不漏项。

五、凡未按要求上报者,按年度考核细则的规定与考核挂钩,若隐瞒不报的,一经查实加倍处罚。

重性精神疾病管理制度

一、成立本辖区重性精神疾病卫生工作领导小组,建立街道、村(居)委会、监护人三级精神卫生管理网络,制定工作计划,定期召开例会。

二、开展重性精神疾病流行病学调查,准确掌握精神病人基本情况,实行动态管理,及时准确将相关报表上报至市重性精神疾病领导小组工作办公室。

三、开展重点人群的心理卫生咨询、心理行为干预、精神疾病预防等服务,早期发现精神疾患病人。

四、开展对慢性或服用维持剂量药物的精神病人诊治,对新发现或疑似病人应及时转诊至上级专业机构确诊。

五、建立随访制度。定期走访居委会,按疾病分期随访精神病人,及时掌握病情变化、治疗情况、去向,填写随访记录,进行康复治疗指导。

六、指导监护人督促病人按时服药,观察可能出现的药物副反应和精神症状,动忐人参为口社区组织的康复活动。

七、病人就诊或医务人员到病人家中诊疗时,应有家属或监护人陪同。

八、做好重性精神病人的管理,防止肇事肇祸事件的发生。

二、建立专人、专室、专拒保存居民健康档案,居民健康档案管理人员应严格遵守保密纪律,确保居民健康档案安全。居民健康档案要按编号顺序摆放,指定专人保管,转诊、借用必须登记,用后及时收回放于原处,逐步实现档案微机化管理。

三、为保证居民的隐私权,未经准许不得随意查阅和外借。在病人转诊时,只写转诊单,提供有关数据资料,只有在十分必要时,才把原始的健康档案转交给会诊医生。

四、健康档案要求定期整理,动态管理,不得有死档、空档出现,要科学地运用健康档案,每月进行一次更新、增补内容及档案分析,对碧区卫生状况进行全面评估,并总结报告保存。

五、居民健康档案存放处要做到“十防”(即防盗、防水、防火、防潮、防尘、防鼠、防虫、防高温、防强光、防泄密)工作。

六、达到保管期限的居民健康档案,销毁时应严格执行相关程序和加去,禁止擅自销毁。

居民健康档案建档制度

一、居民建档率要符合市卫生局的要求。设立健康档案资料室,以户为单位,一人一档的准则为家庭和居民建立健康档案。

二、健康档案要集中档案室保管,按行政村名和编号顺序存放,档案专柜存放,保持整齐、美观和规范有序,逐渐实行计算机化管理。

四、定期开展随访工作,按疾病分期随访病人,结合参加合作医疗农村居民和育龄已婚妇女每年一次的健康体检,以及儿童防疫接种和体检、孕产妇系统管理和常见妇女病检查、临床诊断治疗、职业体检和健康随访服务等资料内容,及时记录在健康档案中,对体检和随访发现的健康问题,进、、有针对性的以健康教育为董点的健康干预。

五、资料管理人员及责任医师,应及时登记已经获取的各种信息,并进行分析统计,及时反馈。

居民健康档案信息管理制度

一、加强信息化建设及时准确收集、整理、统计、分析管理相关信息。

二、公共卫生科信息员每个月定期向上级主管部门报

三、建立健全居民健康档案信息登记、统计制度,做好统计汇编,遵守各种信息资料的保密制度·计算机化健康档案,要在技术上加强用户权限和密码管理设计,使所有操作和使用者在获得认可后,才能登陆。

四、根据统计指标,定期分析工作效率、工作质量,及时总结经验、发现问题、改进工作

一、负责健康档案文本保管,资料微机输入,保持微机内的记录与文本记录一致,并做到同步更新及动态变更管理有序。

二、居民健康档案由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保管,应保证居民信息资料的完整性与可利用性。

四、责任医生是辖区内居民健康档案建档的第一责任人。对填写健康档案的责任医生应进行培训。按统一的规范来描述记录,内容要真实可靠;符合逻辑、不得随意涂改。如有改动,责任医生必须签字,以示负责。做到字迹清晰,格式规范统一。

五、对各科室查阅、使用电子版健康档案设置不同层级的使用权限、保证信息安全。调阅档案必须有登记。

六、纯熟运用各种卫生服务管理软件,保证信息渠道通畅,每月有资料汇总、统计、分析,主要数据上墙。做好信息的开发利用工作。

高危孕产妇急救管理制度

1、孕妇早孕建卡时,应对孕妇进行高危评分及初筛

6、高危孕产妇需转诊,转院者应填写转诊单

7、应设有抢救室、手术室、产房、备有实用抢救设备及药品。

慢性非传染性疾病计划书篇五

根据《2011年疾病预防控制重点工作质量考核细则》等文件精神的要求,我区开展了慢病防治工作,为确保做好我区慢病防治工作任务的顺利完成,特制订如下工作培训计划。

一、培训目的在全区建立一支专业精通的人才队伍,对所有基层医疗卫生单位负责慢性病管理的人员进行强化培训,全面提高我区慢性病管理队伍的专业知识水平,进一步优化知识结构,提高专业人员整体素质。

二、培训对象

全区从事慢性病防控工作的相关工作人员

三、培训内容

死因登记报告规范;肿瘤登记报告规范;35岁以上门诊病人首诊测血压工作;高血压、糖尿病、脑卒中、冠心病、恶性肿瘤等慢性病的发现登记报告管理工作规范;60岁以上老年人动态管理以及高血压、糖尿病、恶性肿瘤、精神病等慢病病人建档和随访技术指导;慢性病危险因素监测相关技术指导。

四、培训时间

每季度至少开展一次相关内容的培训。

五、培训要求

各单位相关工作人员要按时参加培训会议,会后要认真落实各自承担的工作任务,并做好本单位的二次培训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