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琴讲座心得体会 钢琴培训心得体会(优秀5篇)

小编:LZ文人

心得体会是个人在经历某种事物、活动或事件后,通过思考、总结和反思,从中获得的经验和感悟。心得体会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认识自己,通过总结和反思,我们可以更清楚地了解自己的优点和不足,找到自己的定位和方向。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优秀心得体会范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钢琴讲座心得体会篇一

我从5岁开始学钢琴,至今已有七年的时间了,在这七年的钢琴学习中,可谓是酸甜苦辣的味道都尝过了,每个星期要风雨无阻地去老师家上一次课,每天晚上要雷打不动地坚持练琴……但经过长期坚持不懈的努力,我也有了不少收获,参加钢琴比赛,我也获得过一些奖项,通过了钢琴八级考试,今年夏天马上要参加钢琴十级的考试。在学习钢琴的过程中,我也积累和总结了一些学习方法,非常愿意与琴童们一起来分享。

首先要有兴趣。做任何事情,兴趣是最好的动力源泉,有了兴趣,你会以满腔的热情投入到每一天都练琴中,这样你就不会认为练琴是一件非常枯燥的事情了,另外还要持之以恒,坚持不懈,不要三天打鱼,两天晒网。那样会一事无成。通过练琴这件事,也培养了我做任何事要有恒心和耐力,这让我受益匪浅。

接下来,就是每天坚持比较科学的方法来练琴。

一、练琴的过程要专注。不能一会儿要喝水,一会儿又要看书,所以练琴前先把这些问题解决好,练琴是就要专心练。这样可以从小培养我们做事情“专注”的能力,也给我们形成一个正确的观念,要么不做事,要做就要思想集中。

二、要养成细致、仔细的习惯。我们在每弹奏一首曲子之前,都要认真、仔细地读谱,就像我们阅读一篇文章一样,首先要抓住它的中心和重点。接下来就是慢慢地弹,并且还要弹得准确。天长日久,也就让我们养成了做事情“细致、仔细”的习惯。

三、练琴前确认好当天的联系计划。也就是确定你所练的每一首曲目要达到的什么程度和效果。练琴目标明确了,才能更好地去进行练习。

四、要注意联系方法。在练习弹奏一首曲子时,最好先分开手练,再合奏。尤其是遇到难点处,要把曲子分段、分小节来反复练,直到熟练为止,尽可能化整为零,这样才能比较容易地达到练习目标。

五、平常多听一些钢琴演奏的cd,多欣赏一些钢琴演奏音乐会。一是可以提高自己的艺术修养,另外可以借鉴名师是如何来演奏这些曲目的,这样会是自己的演奏水平不断提高。学习钢琴的过程确实比较苦,但我们尽量努力去做到既要苦练,又要巧练,这样才能事半功倍,提高练琴效率,取得更大的进步。预祝和我一样的琴童每天都能快快乐乐地练琴、成长!

钢琴讲座心得体会篇二

学琴不单是弹琴本身,而且磨练了意志。以下是钢琴学习的心得,在今后的日子里,我决心不断学习新的教育理论,积极进取,锐意创新。

今年寒假,涵涵开始学习一门新技能,那就是弹钢琴。涵涵的表哥4岁时就学习钢琴,和他一块玩时,总会被无情的叫走,“回家练琴去!”涵涵也想学琴,姑姑说:“可别学,弹钢琴可是件苦差事。”就放弃了这个念头。直到有一天,涵涵说:“妈妈,我们幼儿园有好多小朋友都会弹钢琴了。”我问:“你是不是想学钢琴呀?”他很认真的点点头。“那咱也报个钢琴班。”于是我就趁热打铁,给孩子报了班。

钢琴学习是一对一的个别教学,钢琴老师很专业,很多熟人的孩子都去她那里学。最开始学习指法、手形,很枯燥,老师让回家在桌子上练100遍。由于我们大人的疏忽,回家没顾上练,第二天上课,老师严厉地批评了我。“练没练老师一看就知道。你看这手形,没练吧。”我只好承认,没时间练。后来,老师说:“明天别来了,在家练够100遍再来。”我惭愧地回家了。以后再也没发生过这种事情。

之后是学习c音,练两个小曲子。星期一、二、四去老师那,星期三、五在家自己练,老师都留作业,每曲10遍。有时涵涵在家不想练,愁眉不展的,让他弹,他也是懒洋洋地动动手指。我生气了,就大骂他一顿。他就爬在桌子上不动弹。再说,他就掉眼泪。他哭着说:“我回来就写作业,写完作业就练琴,都没玩的时间了。”我说:“我们吃饭时你不是玩了吗?”他爸爸说:“不想练就别练了,你硬要求他,他反到没兴趣。什么时候想练再练。”我那时真是发愁,“他什么时候想练呢?”学弹琴,真是给自己找罪受。我只好央求着,“再练一遍行吗?”他也只好应付我。

这样的故事发生了两回。后来我想,不能按老师的作业量。得看孩子情况,先跟他说,你要是认真不拖拉就少练一遍。这时,孩子高兴了,练得也起劲儿了,结果比以前效率还高。以前连磨带哄用30钟完成,现在用20分钟就行。我豁然开朗了。再后来,我发现,孩子最多能集中15分钟,15分钟以后就等于没练一样。我说,“今天就练15分钟,多1分钟也不练。”孩子觉得枯燥的练习总算有个头了,时间不是很长,也就很配合了。这个星期的曲子很简单,他弹就很熟练,只用了5分钟就完成作业了。自从适当的给孩子减轻工作量,练琴不再为难了。

因为涵涵5岁才开始学琴。一般孩子是在4岁时就学了。跟他大大差不多的孩子在他练时,总是不懈一顾地说:“这个曲子我早就学过了,这么简单你还错。”这种不和谐的声音总会扰乱涵涵的心,使他弹和找不着音了。

我在回家的路上对他说:“他学得早,所以会这样说。这样的比较是不公平的。你弹得很棒了。他在刚学的时候还不如你呢。以后,别人说什么你不要在意。只要跟自己比就可以了。我觉得这段时间你的进步很大呢。”经过一翻心理辅导,涵涵不再失落了。

还有一件事,值得记录。钢琴老师鼓励少、批语多。孩子弹得好了不夸奖,弹得不好却说:“多简单呀,在这儿还错。”开始我听得受不了,小孩子要鼓励的,怎么能打击呢。但我又不好和老师直接交涉。每每这时,我回家就会不断地宽慰孩子,“妈妈觉得你弹得很好,老师对你的要求比别的孩子高!”很多时候,我都想跟老师谈谈,能不能改变一点教学方法,但最终还是忍住了。你只能要求孩子,不能要求每一位老师为你而改变。不能把孩子养在真空里,只有不断地适应环境。受批评,还能学习自我调节,提高抗挫能力。

我想,学琴不单是弹琴本身,而且磨练了意志。不要轻易说放弃。与到困难挫折想办法,度过去。要及时发展孩子的心理变化,给予必要的积极干预。于孩子于家长都是一种自身能力的提升。

钢琴讲座心得体会篇三

十年寒窗,琴路漫漫,与钢琴结下一生的情愿,并成为了小朋友的钢琴老师,静下心来想谈谈我这么多年来关于幼儿钢琴中从初级到高级普遍出现的一些话题,结合自己多年的钢琴教学实践,写写自己的心得体会,希望能与家长。老师们交流。商榷.

二:巧妙童趣的介绍钢琴这个庞大的玩具

钢琴对于3至5岁的小朋友来说俨然就是一个庞然大物,幼儿在看见钢琴的时候大脑里肯定有很多疑问:这个大家伙是干什么用的?它为什么会发出这么多大象老虎和小鸟的声音?我是否也能弹好听的乐曲呢?等等,针对幼儿的好奇心,通常我会当着孩子们的面把钢琴的顶盖轻轻掀开,让孩子们亲眼目睹“钢琴的内脏”,然后用他们的小手弹响钢琴,也可由老师即兴弹奏孩子熟悉的小儿歌,这时你会发现孩子们无比的兴奋和激动,原来钢琴是这样的,一些小疑问就自动解决了,孩子的兴趣也慢慢激发起来了,在幼儿对钢琴具有一定感性认识以后,教师就可以抓住机会进行正常的钢琴教学了。

三:斟酌教学语言,化解学习困惑

开始进入钢琴教学阶段了,你会发现由于幼儿的生理。心理尚处于初级阶段,

四:规范教学行为,提升教学理念

1:边弹边唱,提高视奏和读谱能力

“ 匈牙利著名教育家柯达伊强调:不先歌唱就开始学乐器的儿童,一生中注定没有音乐。前苏联钢琴教育家涅高兹也说过:学习任何一种乐器之前,学生———无论是幼童。少年。或成人,应当已经在内心掌握了一些音乐,也就是说,他们已经把一些音乐记在脑中,藏在心里,并且可以用自己的听觉听见它。”那我们教师每次指导孩子学习一首新曲时,先让学生认识五线谱,感受音乐的节拍特点。旋律走向及音乐情绪之后就开始尽可能的先让孩子大声反复地唱一段旋律,包括里面的休止符。这样做的结果不仅有利于培养幼儿的读谱。视奏能力,还可以让孩子较快地理解音乐,培养他们的音乐综合感觉。

2:耐心的示范,教师应当成为幼儿最直接和最好的榜样

五:老师。家长。孩子三维一体

在进入钢琴教学以后我想强调一下老师与家长的配合至观重要

l老师与家长:

(a)、通常我会在上完第一节课后留时间与琴童父母交流,这段时间可以说和上课同样重要,首先要告知家长每天给孩子养成非常好的练琴习惯,譬如:规定好每天几点开始练琴,对于年纪尚小的孩子最好分阶段练习,时间不宜过长,通常一阶段半小时即可,但在这短暂的时间内一定要高效率的练琴,把喝水。上厕所。吃东西等等这些小动作在弹琴之前先通通做好,然后认真练琴。

(b):接下来要把本次上课的重点以及本周的训练要素告知家长,在家里,琴童父母就是孩子最好的陪练老师。

1:规范音阶琶音的指法

2:“预备”的重要性

渐把两手放在一起弹奏,加强两手的机体协调性。最难的是要求学生左手轻一些或右手主旋律响一些,我的方法是弹旋律的手在钢琴上正常弹奏,而弹伴奏的手则只动手指不出声音的“无声法”来进行练习,使两手在用力和触键上拉开距离,便于体会两手的独立性,然后再逐渐缩小两手在音量上的差距,直到耳朵听到的音色令自己满意为止。

七:养成聆听的习惯,培养综合性的音乐感觉

耳朵是钢琴演奏者的监视器,也是学生独立练琴时最好的老师。拥有一双灵敏的,善于倾听的耳朵,能够倾听自己弹奏声音的对错。音的质量。音色以及节奏的对错等等,是每一个习琴着宝贵的财富。作为教师的我们不仅要教会孩子们正确的弹奏方法,更要帮助他们建立良好的声音概念,让孩子们知道自己在弹奏中的不足与差距,培养他们自我修行的技巧和能力,他们才会在练琴时进行弹奏动作的自我调整,向正确的方向靠拢。

1:培养学生多声部的听觉

2:培养学生的和声听觉

学生在弹奏中同时也要注意聆听和声的变化。因为音乐中和声的序进。色彩。紧张和松弛。游移与肯定,都对音乐的表情起至关重要的作用。比如在一段明亮的和声段落后,紧接着一个柔和色彩的和弦或者出现变化音和转调时,问问学生“这个音写成这样你觉得好不好听呀?”也可以在他弹奏新的和弦和段落前以感叹“真好听啊”来提醒学生注意和声的变化,学生就会逐渐有意识地体会到音乐色彩的变化,感受到音乐表情的细腻转换。

八:了解乐谱的意义有助于提高音乐表现力

1:乐谱所蕴藏的音乐密码

乐谱是体现作曲加乐思的载体。演奏者一个理解并遵循乐谱上的音符。休止。强弱。快慢等音乐标记,并通过这些标记去领会和表现音乐,我八这些音乐标记称为"音乐密码"。我们教师的责任就是帮助学生在学琴的初级阶段就培养他们科学。立体。全面的了解乐谱的意义,引导他们发现"音乐密码",提高他们的学习能力和学习效率。

2:表现音乐从乐句做起

音乐的旋律总是在流动着的,乐句经过起句推动走向高点(高潮)收束结尾,这是音乐忽而语汇的基本方式。把这些乐句的结构表达清楚,像平时说话一样有语调。语气和呼吸,就能赋予音乐自然的生动性,使之"像说话一样",我一般要求学生在新功课基本上可以完整弹奏时,就开始要求弹奏的乐句感,我让孩子们把音符串起来用说话的语气弹出像唱歌一样。比如有“落提”连线的两个音,我教孩子弹成“你好”“苹果”的语气语调。

钢琴讲座心得体会篇四

总结了一些学习钢琴的人们的方法,在这里给大家分享一下。

一般人弹曲子,大部分地方是能很顺弹过去的,每首曲子也就几处地方卡,而且都是这些卡的地方影响整体速度,所以一首曲子老练不好。

方法就是把卡的地方拿出来,一般确定一个乐句或者是一个小节,越短越好,但是最少不少于2拍,对这一个小段子从慢速开始,反复练习,至少重复5遍10遍,然后开始提速,一次一点的加,再重复5到10遍,这样就能提高一点速度。

然后把这些零件又整合起来,用一个稍微大一点的乐句,继续重复5到10遍,甚至可以多重复几次直到手顺。这样这些难点一个一个的都解决了,整个乐曲的总速度一下就提上去了。

而且一旦弹顺的地方,你以后永远不用再每天卡着练习了,很神奇的!

假如这样都不顺,那就改节奏练,举个例子,4/4拍的小节,你先数半拍,然后数3个一拍,剩下的半拍和下一个小节的一拍数成一拍,这样继续下去,这样做改变了原本的节奏,更换了你弹不过去的思维,会突然发现就能顺了,也是能一下就提高很多速度的。

我用这个方法,现在就算是练习莫扎特和贝多芬中等难度的奏鸣曲也最多需要一周就能弹得很顺了,对更简单的曲子可以3天弹好,绝对是一个高效率的练习方法!

大家可以尝试一下!

钢琴讲座心得体会篇五

之前听过这个影片、今天抽时间看了一下、怎么说呢?这个片子的很多地方值得我们深思!我想说的是演员很棒、制片赞!

一个在游轮头等仓出生的白人小孩被遗弃在游轮上、阴差阳错的被一个黑人锅炉工收养、这就已经埋下伏笔他的人生终究不会同于常人!他的身世是个谜、可能是哪家的富贵子弟小王子般的生活,但是现实却是在杂乱无章的不见天日的邮轮底仓长大!影片中有一幕很有意思让人不经意会瞎想、他是在一个td柠檬箱子里、放在钢琴上被发现的,注定他与钢琴有缘。后来有一幕在度报纸,报纸上的td柠檬大王、也许他可能是他的孩子!

正因为他养夫怕他被带走所以他的童年是孤独的没有小伙伴没有父母的陪伴没有社交、有的只是黑暗的仓底及无边无际的大海、而电影中贯穿着他没有出生证没有国际、始终漂泊在大海上、像一个从来都不存在的人。也因为正是如此他更善于发现别人看不见的听不见的东西、养父的离去让他更加的孤独、这些都后续他的音乐天赋埋下伏笔!

他的音乐不是在演奏、而是在讲故事,游轮上每个人,背后不为人能知的故事在他那他用钢琴弹奏的形式来讲述他们的故事、所以他的音乐是独一无二的也是清澈见底的。什么金钱什么地位这些对他来说都不重要,之所以这样他的音乐才会那么的让人心动不已。

虽然总是在漂泊,总是表现的不在意任何事或展现的很开心、但是终究到了荷尔蒙的年纪他遇到喜欢的人,而羞涩于表达,始终把自己圈在这坐游轮上,导致有些悔恨。他可以下船但是他的脚始终都没有踏过陆地。他有选择地权利、而他选择了大海,他在这长大熟悉大海的一切,陆地对他来说很陌生,也没有在意的东西,在意的人,太多的未知让他有些胆怯,他尝试过下船但是最终还是选择了海上漂泊!

看到这让我想到人的一生就是这样、有很多的未知,面对未知有些人胆怯了、安于现状,熟悉的人、熟悉的生活方式、熟悉的工作、熟悉的朋友圈,不想尝试去改变什么,因为不想去尝试、未知的领域!我想说的不去尝试怎么会知道呢?换个角度看世界可能会有所不同!

影片的结局我不喜欢但是我能接受、因为每个人会选择适合自己的路,虽然与我想要的不同、毕竟是他的选择!

最终我想说的是跳出现状,换个角度看世界、可能看到的是另一番景象、或许不是你喜欢的但是毕竟你见过!有对比才会有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