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 培养良好习惯的演讲稿(汇总7篇)

小编:LZ文人

每个人都曾试图在平淡的学习、工作和生活中写一篇文章。写作是培养人的观察、联想、想象、思维和记忆的重要手段。大家想知道怎么样才能写一篇比较优质的范文吗?这里我整理了一些优秀的范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下面我们就来了解一下吧。

如何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篇一

大家好!

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习惯。人与人不同,大家的习惯也各不相同。我的习惯是——空闲时间看课外书。

我喜爱看的课外书很多,有历史类、武侠类、科学类、兵器类……只要一有空闲,我就会拿起书来阅读,就连上厕所时也手不释卷。

在我看过的书当中,我最喜欢的要数《狙击手铁血传奇》。这本书我看了不止七、八遍了,里面的内容可以说是了如指掌。记得有一次,我捧着这本书看得正带劲,妈妈盛好了米饭端到我的面前让我吃饭。这时电话铃响起,妈妈接了电话后就出门去了。临行前嘱咐我快点吃饭。当时,我看书看的入迷,也没听清妈妈说了些什么,就下意识的点了点头。

看着看着,我仿佛看到了狙击手们深入敌后惊心动魄的场景,也仿佛听到了大炮轰鸣、子弹纷飞的声音……我看得真是入了迷,就连妈妈开门回家也不知道。妈妈问:“你吃饭了没有?”我猛然惊醒过来。妈妈说:“我都出去两个小时了到现在还在看书,难道我临走时说的话你一个字也没听进去?”我只好抱歉的对妈妈笑了笑。唉,真不好意思,我看书把什么都忘了。

爱看书的习惯别人都说很好,可我觉得也不一定正确。我因为看书还耽误过很多事,也经常受到妈妈的批评。我现在正在培养自己好的爱好、好的习惯,让好的习惯促进我的学习、生活。

同学们,你们都有哪些习惯?请将好习惯告诉我,一同分享好吗?我明白,一个人的习惯非常重要。习惯可以改变一个人的生活,习惯可以改变一个人的命运,让我们保持良好的习惯,这样会使我们的生活、学习更加充实。

如何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篇二

大家好!

每个人都有好习惯或者是坏习惯。好习惯会使你一生受益,坏习惯则会让你后悔莫及,十分烦恼,而这些习惯如影随形。

我一共有三个好习惯,这些好习惯令我一生受益。

我有着爱读书的好习惯。低年级时,我看到姐姐每天都捧着一本带图案的连环书津津有味地读着,慢慢地,我也对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在那时,我只是读一些《格林童话》,而且每天晚上还让妈妈给我绘声绘色地讲故事呢!渐渐地长大了,这些童话书显然已经不能满足我了,我开始如饥似渴地读杨红樱与沈石溪写出的文学作品,这些书就如神秘莫测的魔法师一般吸引着我,令我无限向往;而现在我已升到了六年级,慢慢地接触着让人心情无比舒畅的散文书籍呢!记得有一次,我读了《时间》这本书,受益匪浅,深刻地明白了:做任何事情时都不能够三天打鱼,两天晒网,我们要节约宝贵的时间,充分利用时间,更不可浪费时间。再者说了,今日待明日,明日何其多?有的时候,当我不想读书了,就会不由地想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这句话时时刻刻激励着我,久而久之,也让我养成了爱读书的好习惯。由于读书,也让我的作文水平提高,明白了许多人生哲理,这个好习惯也时刻陪伴这我。

我的第二个好习惯就是很朴实、不娇气。记得那次川井之旅时,轮到我们吃饭了,一上来菜,大家看得目瞪口呆,只有一些素菜,看起来还有些恶心,而馒头还发出一股酸酸的味道,菜里连一个肉丸都没有,尝了几口,同学们就发出声声抱怨,但我觉得有饭菜吃就够了,何必要挑三拣四,那样饿肚子的还不是自己?所以我夹起菜来吃了。我们一定要养成朴实的好习惯,它会让我们变得独立、坚强。

我的第三个好习惯就是有着宽广的胸怀,不挑剔别人的坏毛病。在我们班里,有些同学就会偷偷说别人的缺点、不足,因为一点小事情就会“疯狂”地报复别人,说人家的坏话。但我觉得:人无完人,每个人都不会是十全十美的,只要发现自身的缺点后努力改正就好了。

从我的这些好习惯中,我受益无穷,得到乐许多智慧,使生活变得丰富多彩。所以,我以后一定要培养更多的好习惯,成为一个品学兼优的少先队员!

如何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篇三

大家好!今天我国旗下讲话的主题是“培养良好习惯,成就美好人生”。什么叫习惯?习惯就是指由于无数次的重复或练习而逐步固定下来,变成自动化了的行为方式。

习惯就像我们身上的指南针,指引着每一个人的行动。好的习惯要培养,坏的习惯要纠正,好习惯用加法,坏习惯用减法,日积月累。“好习惯是一生花不完的存折,坏习惯是总也还不清的债务。”这是王文湛教授在讲座中的一句话。养成良好的习惯,就如同梦想插上翅膀,它将成为人生的成功打下坚定的基石。养成良好习惯对于我们来说,重要的是坚持到底,但很多人在培养良好行为习惯的过程中只因缺乏恒心与毅力而半途而废,使往日的旧恶习卷土重来。昨日的习惯已经影响了今日的我们,今日的习惯将决定明天的我们。让我们一起用认真的态度,从现在开始,从点滴小事做起,从自我做起,坚持良好行为,争做文明优秀学生。

那么我们该怎么样养成良好的习惯呢?首先我们要在自己的头脑中形成清晰严密的习惯体系,在日常行为上对自己严格要求。严格按照“一日常规九种好习惯”的要求来规范我们的行为,让我们用恒心去浇灌习惯的种子,让良好的习惯陪伴我们的一生,用良好的习惯奠基美好的人生!

我的演讲完到此结束,谢谢大家!

如何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篇四

尊敬的各位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

我是新高20xx级4班的z,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从点滴做起,培养良好习惯》。是的,一个好的习惯就像我们身上的指南针。指引着我们的行动。鲁迅先生小的时候,就养成了不迟到的好习惯,他要求自己抓紧时间,时刻提醒着自己凡事要早做,甚至还在课桌上刻了一个“早”字。但是在我们的校园里,迟到却是常见的。例如,早操的时候,总有一些同学迟到,但或许我们的同学能抓紧一分钟,少懒一会儿床,便不会迟到了。

培养良好的习惯是从点滴中慢慢积累起来的。上课的时候同学们老喜欢走神和打瞌睡,再或许我们再多坚持一分钟,便也熬过了。下课的时候,也总有同学在教室打跳,但或许我们利用多一分钟去学习,便又可以完善一个知识点。还有每次就餐的时候,插队的现象也随时可见,可又有几个同学能明白,只要我们再坚持等一会儿,哪怕再长的队伍也终会轮到你。这些都是学校每天重复发生的小镜头,,小事件,但只要你愿意做生活的有心人,努力追求好习惯,那么久而久之,这些努力和坚持也就会变成我们应有的好习惯。

“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小事如滴水,积多成汪洋,我们能对这些不起眼的小事轻视怠慢,请记住:“关注细节,生活无小事”。凡成大事者,都是从小事做起;凡成大事者,无不是关注身边每一个细节。当然,这些并不是让我们放在嘴上随便说说的,我们还应具备的,是埋头实干的实干精神,务实态度。

同学们,让我们马上行动起来,请管住我们的口,不说粗话,不随地吐痰;管住我们的手,不破坏公物,不乱扔垃圾;管住我们的脚,不践踏草坪。我相信,在我们全体师生的努力之下,一定会营造出一个更加文明,更加美丽的校园。

如何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篇五

大家早上好! 今天我讲话的主题是:做好充分准备迎接期中考试。

一、思想上要有充分的认识

期中考试是需要我们认真对待的一次考试,它对我们每个同学来说意义很大,考试的真正目的是通过考试的检查,发现自己学习的目的、态度、知识、能力、方法等方面存在的问题,为自己下一阶段有针对性地改进学习提供重要的依据。通过考试能提醒大家反省自己的学习状况,尽快改善自己的学习习惯,努力探求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

二、心理上要有合理的定位

对考试我们许多同学想到的第一个字就是“怕”,这主要是心理定位不好的问题。怕什么呢?对基础好的同学,我们应该相信我们的实力,应该有能够考好的自信;对基础不够扎实的同学,也不用老是去想成绩的好坏。如果我们前段时间努力了,就有理由相信我们的付出总有回报。每个同学都应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就这次考试给自己一个合理的心理定位,不要过高也不要过低。过高则会造成过分紧张,过低则会太放松自己,这都不利于考试的发挥。静下心来,认真复习,充满信心,力求考试的正常发挥。

三、做好知识上的准备

首先,是最简单的,就是上课认真听讲。随着期中考试的临近,每一位老师都会对自己所教的学科做一个系统的整理复习。而此时同学们所需要做的就只是跟随老师把所学过的知识细细的梳理一遍,并且及时查漏补缺。

其次,需要合理利用时间。一个星期的时间不算长,但善于安排的人可以有一个长足的进步。谁珍惜时间,时间就对谁慷慨;谁荒废时间,时间也就荒废谁。我们要抓住分分秒秒,少讲空话多做实事,提高学习的效率。

再次就是认真对待每一学科。在我们所学过的许多科目中,相对来说也会有弱项和强项,在复习时,我们可以多花一些时间在较弱的科目,可以多做些有关这些科目的题目,使水平有一些提高,使思路更缜密,对于自己的强项,可以做做难度较高的题,这样就可以使自己的思维更开阔,考试时更有把握。

当然,同学们还要在各任课老师的指导下,对各科的基本知识、基本方法、基本题型进行系统的复习。要注意知识的融会贯通,要建立系统的知识结构,将知识梳理成条成线。胜利往往垂青于有准备的人。只要我们在思想上、心理上、知识上都做好充分准备,在这次考试中我们就一定能够取得满意的成绩!

最后,预祝各位同学在考场上发挥出自己应有的水平,考出一个令自己满意的成绩。

我的讲话完毕,谢谢大家!

如何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篇六

当代中学生在思想品德方面表现出的种种现象令人堪忧,脏话随口而出,厌学队伍日渐扩大,对老师布置的作业置之不理。针对我所在班级学生现状;部分学生白天上课爱说话,搞小动作,部分学生看热闹,部分学生看小说,还有点上课补妆找出学生不听课的根源,帮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审美观,让学生从内心感受到自尊自爱的重要,学会礼貌待人;懂得遵规守纪,勤奋学习;勤劳俭朴,孝敬父母;遵守公德,学习严于律已,宽以待人。

在做学生的思想教育中,怎样才能够让工作开花结果?我想,应当采用恰当的批评教育方式方法,才有可能达到预期的效果。

一、重视内因式

要从根本上改正学生的错误,靠的是学生的“良知”。因此,只有要不断地“敲醒”学生,想方设法地启发他们自我批评,促使“内因”起作用。在有一次课内练习的课堂中,我发现有一女生偷偷摸摸地在做其他课的作业,但我没有当众戳穿,我有意从正面走到她面前,她神情恐慌地红着脸看了我一眼,然后立即拿起化学教材,我装作什么也没有发生走开了。课后,我找这位学生谈话,她知道错了,并且很感激我,没有当着全班同学的面让她难堪。想不到,在以后课堂中,我观察到她明显变了,课堂上能专心致志、踊跃发言,作业质量明显提高,更可喜的是她不但勤学,而且变得好问了,课后常常找老师探讨疑问,学习成绩很快有了明显提高。我体会到,保护学生的自我意识,可以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可见,采用这种恰当的批评教育方式,是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自律力,提高学生内因作用力;反言之,学生的内因没发挥作用,单凭外因作用是不能获得预期效果的。因此,只有提高学生的内因作用力,才可能使得学生形成一个良好的行为习惯。

二、看准机会,选择最佳时机,进行思想教育

理解学生的情感,尊重学生的人格,在平等的立场上同他们谈话、交往,在交往当中寻找教育时机,摸准学生的思想脉搏,掌握学生心理活动规律,善于捕捉教育时机,教育工作就会更加主动、有效。

捕捉学生“闪光点”。每个学生都希望得到老师的表扬与激励。作为教师,不能只是被动地等待后进生的"闪光点"的出现,而是应主动地抓住或创设条件,诱发后进生的自尊心和荣誉感,哪怕只是闪电般的那么一瞬间,也往往是后进生转化的最佳时机。

三、与学生建立亲密的朋友关系

主动的去做他们的一员,才能真正赢得他们的敬重,才能使他们在原有的基础上不断的前进。

1、多一些微笑,多一些鼓励,多一些表扬,多一些赞美,那么,课堂上必然会出现积极举手、各抒己见的场面,老师和学生在课堂上关系融洽了。

2、遇事要有耐心。如果学生的不恰当行为较突出,教师要研究学生心理发展的特点,选择学生能够接受的教育方式对学生实施教育。只有让学生乐于接受班主任的教育,才能增强教育的`实效性。

3、以情感投入缩短师生之间的心理距离。爱是学生接受教育的前提。没有爱就没有教育,爱是教育事业的基础和开始,教育的成功来源于对学生的最大热情。学生非常需要老师的爱,教师只有情感投入,把爱的甘泉洒向他们的心田,让学生从心理上感受到老师对他们的爱护,才能获得学生的崇敬、信任和亲近,从而形成教育学生的感情基础,缩短师生的心理距离。

四、激发学生的情感

1、用爱激励学生。崇高的爱要求教师具有高尚的师德,充分利用教师形象的影响力激发学生的理智感、道德感和审美感。老师的一句话,一个手势,一个眼神就像高明的琴师一样在学生的心弦上弹拨出动人的乐章。教师要用自己言行一致、光明磊落的品质,对工作认真负责、精益求精的态度去感染学生,身先士卒,身体力行,要求学生做到的事情自己先做到,用自己的行动去影响学生。同时,老师的爱应是公正的,一个班集体中品学兼优者有之,教师不应偏信偏爱;品学均差者有之,教师不能冷淡歧视。否则受冷淡遭歧视的学生会自暴自弃,甚至产生逆反心理,从而拒绝接受教育。

2、用爱温暖学生。教师既要关心学生成长,引导学生建立正确的人生观,培养学生的优良品质和文明习惯,教育引导学生学会做人。又要多给学生讲做人的道理,讲为人处事的原则,使学生"悟"出做一个高尚人需要具有良好的品德,注意引导使学生获得健康的心理。还要多与学生谈心、交心,做学生的知心人,你只有让学生充分信任你,才能了解学生心中的"结",才能排解学生的不良情绪,引导学生克服心理障碍。教师也要从生活中多关心学生,体贴学生,想办法解决学生生活上的困难。如学生生病后,我总能把学生的冷暖挂在心头,与班上的同学一道照顾他,使学生能感受到老师的关心,班集体的温暖;天气变化了,我提醒学生注意加减衣服。

中学生的可塑性很大,中学时期也是人成长的关键时期。作为一名教师,我们必须重视学生的思想状况,结合家庭、社会,引导学生养成优良品德,促进学生的整体素质得到全面发展。重视学生的思想教育,要严出于爱,爱寓于严,严而不凶,宽而不松,严在当严处,宽在当宽处,一分严格之水,再掺上九分感情之蜜,才能酿成教育的甘露。

2

如何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篇七

世界上最可怕的力量是习惯,世界上最宝贵的财富也是习惯。一个班级、一个国家、一个民族是如此,对于人的一生,更是如此。好的习惯是一个人终生的财富,你拥有了好习惯,你一辈子就有了用不完的利息,若养成了坏习惯,你一辈子就有了偿还不完的债务。

管住自己,你是习惯的主人,管不住自己,你是习惯的奴隶。做主人还是做奴隶,全在于自己的选择,行为养成习惯,习惯形成性格,性格决定命运。可见中学生养成良好的习惯至关重要。

1、尊重、欣赏你的老师。

常言到“亲其师,信其道”,只有你学会欣赏老师,才会尊重你的老师,才会非常积极、乐意的跟着老师学知识学文化。并且现在适应老师,长大了适应社会,不会稍不如意就埋怨环境。

2、自学预习的习惯

自学是获取知识的主要途径,就学习过程而言。教师只是引路人,学生才是真正的学习主体,因此学习中的大量问题要靠自己积极主动的解决。

3、专心上课的习惯

学生在课堂上,要集中精神、专心听教师讲课,认真听同学发言,抓住重点、难点、疑点听、边听边思考,把教师、同学的思路与自己的思路进行对比分析,找出解决问题的最佳途径。

4、独立作业的习惯

作业是教学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和自然延续,做作业的目的是巩固所学的知识,培养独立思考的能力,不是为交老师的差,或是应付家长,而有的学生做作业目的不明确,态度不瑞正,会做的马马虎虎,不会做的不动笔,有的同学好高骛远,简单的是会而不对,复杂的对而不全,更严重的出现抄,代写作业等现象。这些不良习惯严重影响学习效果,所以我们要重视作业,在做题时认真思考,总结概念、原理的运用方法,问题思路。

5、复习归纳的习惯

6、客观评价的习惯

学生应养成正确对待自己和他人,正确对待成功与挫折,正确对待考试分数的好习惯。若自己能客观评价自己和他人在学习生活中的表现,是一种健康心理的表现,只有客观地评价自己、评价他人,才能评出自信、评出不足,从而达到正视自我,完善自我的目的。

总之,让我们从今天做起,从现在做起,从小事做起,在生活和学习中培养自己的好习惯,让好习惯伴随我们终身,成为我们走身成功,走向辉煌的一个又一个五彩的阶梯。

亲爱的老师们、同学们:

金色十月,天朗气清,秋风飒爽,再次唱起雄壮的国歌,看着五星红旗徐徐升起,我们的心头不油升起一种期待,那就是在这绚丽的季节里,用我们的汗水和智慧再书写一段激情燃烧的岁月。今天我跟少年朋友们交流的话题就是《培养良好习惯,奠基美好人生》。

爱因斯坦有句名言:“一个人取得的成绩往往取决于性格上的伟大。”而构成我们性格的,正是日常生活中的一个个好习惯。好习惯养成得越多,个人的能力就越强。养成好的习惯,就如同为梦想插上翅膀,它将为人生的成功打下坚定的基石。

有人曾做过148名杰出青年的童年与教育研究,发现他们之所以杰出,人格因素是最重要的原因。在148名杰出青年身上,集中体现出这样6种人格特点:1、自主自立精神;2、坚强的意志力;3、非凡的合作精神;4、鲜明的是非观念和正确的行为;5、选择良友;6、以“诚实、进取、善良、自信、勤劳”为做人的基本原则。举例来说,他们在童年时,如果未完成作业而面对游戏的诱惑,60.13%的人“坚持认真完成作业”;66.8%的人非常喜欢“独立做事情”;79.73%的人对班上不公平的事情“经常感到气愤”;而54.05%的人“经常制止他人欺负同学的行为”。可见,良好的行为习惯可以成就积极的人生。

再看看我们周围,有人勤奋,有人懒惰;有人认真,有人马虎;有人惜时如金,有人挥霍光阴;有人明天的事情今天做,有人今天的事情明天做……勤奋节约的人收获幸福,铺张浪费的人收获痛苦;今天的事情明天做,所有的梦想皆成空,明天的事情今天做,所有的梦想都成真……事实告诉我们,有怎样的行为习惯,就会有怎样的人生!

××同学总结说从小学到初中是个飞跃,知识跨度大,而且适应新环境也需要一段时间,但××同学自有绝招:“学生最重要的事情是学习,我觉得自己只要在学习上进入正轨了,生活上呀,与老师、同学的交流呀,自然也就随之进入正轨了。”她并不担心新环境会影响自身学习,反而觉得学习能带动对环境的适应,要做到这一点,就是让学习把自己一天的生活安排得满满的:早上6:30起床,随手放一段英语听力,不管什么材料,“主要是保持自己的语感”,7:20开始早读,正式上课了,她聚精会神,并拿出笔记本记下当堂课的疑问,下课了就找老师讨论,如果问了还是没有想通,她会在放学之后又找老师“追根问底”,“总之当天的问题当天一定要解决掉”。“不留遗憾”,“但是,难题一定要自己先想,实在想不出了才去问老师,不能一开始就抱有依赖心理,这样的话就不可能有所进步。”有一次,因为一道数学题做不出来,××一下课就想解法,结果到放学了还是没结果,她才迫不得已请教了老师,得知答案后,她还不甘心,又询问了做这种题的技巧,然后又认真思考了自己为什么当时没能解出来,直问到自己没有一点疑问了,才善罢甘休。回家之后,从晚上7:00开始做作业,尤为关键的是留出充裕的时间整理当天各科的知识点,对一天的学习进行总结和反省,“当然主要是英语、语文和理科的,政治历史地理生物一般一周整理一次”。“提前预习第二天要学的知识也是必不可少的,那样听起课来就更有针对性”。做完这些事情,××每晚大概10:00就能睡觉。从不熬夜,她称这样的习惯一直坚持到初中毕业,就是初中的最后关头她也努力做到早睡早起。

1、制定计划的习惯,制订计划是为了坚持。大目标短时间内不能很快见效,但你可以看到自己每天在努力,基础差并不可怕,关键要坚持不懈。你可能走了一千步还没有看到成功,但不要放弃,你会发现,也许成功就在一千零一步的拐弯处。

2、主动思考的习惯,学生如果没有主动思考的习惯,好象一部静止的汽车,是由老师推着走的,只有当你形成主动思考的好习惯的时,汽车才像打着了火,就能自己跑起来了。

同学们,良好习惯是通过每一天、每一步良好行为的积累和沉淀而实现的。